冷靜回顧以往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情,并重新思索在往后有限的年歲里,應該做哪些有意義的事情,對于中年世代來說,算是人生的一大課題吧!
并不是無意義的編織夢想,而應正視現實,謹慎考慮可為與不可為,并排出優先順序才是。倘若沒有事先計劃,或許會忽略了周遭環境的變化,因而迷失自我,甚至導致身心失衡。
因此,維持健康的決心及積極向前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事情都想嘗試是不可能的,應該要找出真正適合自己的才是。
舉例而言,如果被醫生告知罹患了末期癌癥,只剩下半年壽命可活,那么不管是誰,都會開始思考在這段有限的時間內,ABC想做哪些事情吧!
其實早在很久以前,大概是我三十多歲時,就跟同事討論過這個假設性問題。
有個同事說,很想嘗試郵差的工作,并不是指日本的郵差,而是美國的郵差先生。
在某個小鎮里,村民們非常期盼郵差的到來,把信送到手上后,非常感激的端出茶點來招待,接著就像朋友一樣話家常,一會兒后看看時鐘,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再度帶著滿足的心回到工作上。
就在這樣的溫馨氣氛中結束了一天,僅需負責自己的區域,不會受到他人的指使,是份淡泊悠閑的工作。在這么美好的印象下,一直很想成為美國鄉村的郵差。
另一個同事則是在兄弟姊妹眾多的儉樸家庭中成長,附近住著一位家境富裕的女同學,每次經過她家時,總會聽到優雅的鋼琴聲,讓當時的她羨慕不已。
因為她這輩子都過著忙碌繁瑣的生活,如果真的只剩下幾個月壽命,一定馬上辭職,買一臺小鋼琴,窩在家里盡情彈著‘Imagine’這種簡單程度的曲目。
當時的我,孩子都還是5、6歲的稚齡,我的想法是,回到家里后,絕口不提罹癌的事情,每天悠閑看著孩子嬉鬧的模樣,慢慢迎接ABC后一天的到來。
不過,當時還年幼的孩子們都已經長大成人了,這個夢想也應該要改一下,因為我本來就是個懶惰的人,不太想特別做些什么事,或許把手邊所有的電影DVD看完,就要花上幾個月了吧!
另外,我也曾想過停止研究,寫寫幾本小說這種夢想,‘反正都是會死的,如果能寫出一篇讓人沉醉的綺麗詩文也不錯啊’,自己仿佛成為太宰治般的大作家。
上述所言,是與同事們在‘被告知癌癥末期’的假設下所閑聊的內容,但當時的我們才僅30多歲,著實難以感覺到死期將近的真實感。
這本來就是假設性問題,而大多數的人也都仍堅信自己能夠繼續活上好幾十年,因此對于這樣的話提,或許也會覺得離現實太遠吧!
不過,現實生活中,人類是不可能長生不死的,中年也正要步入即將要面對這樣問題的年紀。
并非是想危言聳聽的告知死期將近,而是對于從工作尋找成就感的人而言,退休其實已經是不遠的事情了。
其次,再往上晉升的可能性已有限,在這剩余的工作期間內,自己的職位能夠到達什么程度,也大致有底了。
因此,從中認真審視自我能力、權限、期望等,逐步走入重新整理人生的階段,是極為關鍵性的想法。
具體而言,大致上可整理出下列問題,可供您自我檢視。
?年輕時代有何夢想?曾經想過自己真正想做什么嗎?而年輕時代的夢想跟目前有何差別呢?
?在剩下的人生當中,ABC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自己能力范圍中,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有哪些?
?唯有自己才能做到并引以為傲的事情有哪些?
有人在以往的人生當中,一直都盡全力滿足所有期待,而往后的人生規劃,也以地位及名聲為目標,而且任何時期都想發揮領導能力。
也有人是很能自我滿足,即使是瑣碎小事,都會看得非常重要。
但也有人對以往的人生絲毫不感到疑惑,勇于轉換跑道,例如每隔一段期間就會想自我創業的人,應該也可以歸在這一類吧。
另外,ABC近則有人在退休之后,加入NGO(非政府組織)參與志工活動,將之前于工作培養的能力再度發光發熱。
你是眾人眼中的,并積極發揮ABC擅長的領導能力嗎?還是不擅指派他人做事,但非常認真工作且擁有非我莫屬的無比自信呢?倘若無法找到自己的定位,在不知不覺中,便很容易累積成壓力。
喜歡腳踏實地做好自己擅長領域工作的人,如果給他一份領導型的職位,在身心方面都會因不適應而深受折磨吧!反之亦然,對本人而言都是大不幸吧。@(待續)
摘編自 《下一站,不再為公司而活》 大好書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