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必須透過這些組織份子的Conduct(行為)、Vision Line(視線)、Conversation(交談)三種模式,設法在ABC短時間內,找出喬裝的嫌犯或真正的主使者。
甚至在偵破一樁案件,但主使者還未全數落網時,藉由其中較具權威但容易突破的“缺口”,找到這條漏網之魚。
SOCA之所以要這么大費周章找線索,就是因為唯有做出正確的判斷,他們才能進行有效說服和圍堵。
同樣的道理,在銷售上,只有找出Key-man,你才能快速找對說服對方和精準成交的關鍵字,達到銷售目的。
Conduct(行為)
有一次,SOCA成員出動包圍一棟商務大樓,目標是一件罪行重大的電腦詐騙案。
當SOCA人員踏進大樓時,一位快遞員和他們擦身而過,三個提著電腦包的商務人士,也跟在快遞員之后走出電梯。
突然間,那位快遞員被SOCA無預警地壓制在地上。
接著,就是快遞員驚恐地掙扎,被上銬、喊冤、押上車。
整個過程不到三十秒,快到讓其他發愣的圍觀者,沒有太多時間反應和思考。
接下來不到十五分鐘,成員們已經完成所有的偵察行動,然后撤退,大樓又恢復原來該有的樣子。
警車上,快遞員苦苦求饒,他說,他不明白為什么自己要遭受這種待遇,他只是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方。
“那么,你可以解釋,為什么你會知道我們將往左邊前進嗎?”
快遞員眼神閃爍了一下,開始沉默不語。
大家可先看圖1-1。
這張圖所表示的是,正常情況下,當大部分人發現門口有不速之客,卻不明白他們動機和動向為何時,在不影響彼此行進的路權下,一般會選擇較近的一條路離開。(圖 :智言館 提供)
這張圖所表示的是,正常情況下,當大部分人發現門口有不速之客,卻不明白他們動機和動向為何時,在不影響彼此行進的路權下,一般會選擇較近的一條路離開。
除了不想惹事,更多是因為這樣做,才能在ABC短的時間內,排除心理上的被威脅感。
但是這位“快遞員”卻反其道而行,在情況還不明確下自動“讓路”,除非他能證明自己是先知,否則讓人想不起疑都難。
事后證明,這位快遞員正是這件電腦詐騙案的主要執行者之一,在透過架設于大樓外的攝影機,發現外界異常時,他快速地和剛好去送貨的快遞員交換制服,企圖魚目混珠逃過一劫,沒想到居然會栽在自己多此一舉的“禮讓”上。
如同童話故事里,因為魔法變成公主的貓,一看到老鼠出現,就下意識不顧一切地撲上去一樣,人對于已知或已經習慣的事情,不管再如何假裝,仍會不自覺出現慣性的反應和動作。
我曾經在家具行里遇過一對夫婦,男方看起來強勢、果斷,女方看起來友善、隨和,我相信,任何沒有瞎眼的銷售人員,都看得出這些差異。
然而,當他們把全部火力都集中用在男方時,沒有注意到,這對夫婦從下車到進門參觀,即使兩人手牽著手,也都是女方走在前面,而且進門時,她還自己推開需要一些力氣才能推開的大扇玻璃門,甚至還頂住門等丈夫進入。
你可能會覺得這沒有什么大不了,但是他們的這些動作,已經透露出兩個重要線索:
1. 關系親密的兩個人一起行動時,走在前方的人,通常具有較大的決定權。
2. 決定自己推開厚重大門的女性,通常個性獨立,凡事有自己的見解和堅持。
也就是說,這位看起來沒有決定權的女方,在夫妻關系間極有可能是意見,她才是那個有影響力,和ABC終決定權的Key-man。
大家要知道,有時候礙于社會觀感,女性在外時比較不會表達意見,以示對另一半的尊重。
然而,只要你能用心觀察,很多小動作是騙不了人的。
當我們在進行銷售時,如果你能掌握這些反應和動作,想判斷眼前顧客握有多少決定權?眼前的客戶是屬于強勢方或弱勢方?甚至想在一個團體中,ABC而快速地找出Key-man,都不是難事。@
摘編自 《SOCA“英國重案調查局”不教你的讀心術:業務行銷保險人員“精準成交”必懂的“CVC法則”》智言館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