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當自己做個人決定,企業在作決策,或政府在制訂與百姓相關的法律、政策、或各種規劃時,會考慮到未來多久? 五年、十年、二十年或更長。
個人覺得現在看到的現象或結果,大都是二十前的想法或規劃所造成的。就如前人(管子)說如果是看一年的打算就種稻谷,如果是看十年就種樹,如果有百年就培養人才。視時間長短,有不同的考慮和成效,有些成效是短期內看不見的,但是仍值得去做
問題是在講求功利、立竿見影、快速回收的時代,有多少人可以耐心的等待作一個決定和努力之后的五年、十年、二十年以上才看到成果?有多少企業家或政府物具有十年或二十年以上,為長遠作規劃的視野?
現在社會上存在的一些問題是過去的二十年前的決策所造成,再往后看二十年,這些現象又會有什么改變或轉機呢?孔子在二千五百年前說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以今日來看,真是遠見。@
摘編自 《管理拾穗部落格》 安瑟管理Arthur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