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道結石是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過往開放式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方法。隨著醫學技術進步,醫生可根據結石的位置、體積、硬度、密度和數量等,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有機會縮短術后的住院時間及減輕術后的痛楚。
現時,不同疾病的手術都趨向「微創」,針對尿道結石的也一樣。如結石細小(約2至3毫米),可嘗試採用藥物治療,擴張輸尿管,排出結石,毋須進行任何手術;但若結石較大,或病情較為複雜,則可考慮其他微創治療。
「體外沖擊波碎石」為較常見的治療方法,創傷性較低,成功率可達九成。病人躺著或俯臥在碎石機上,醫生會利用X光或超聲波鎖定位置,然后從體外將稿能量超聲波聚焦到病者患處,擊碎結石,再于術后飲用大量開水,讓碎石排出體外。
然而,若「體外沖擊波碎石」失敗,或結石卡在輸尿管遠端接近膀胱位置,採用「輸尿管內視鏡激光碎石」治療是ABC理想的方案。手術是要將纖幼的輸尿管內視鏡經膀胱放入輸尿管,然后在內視鏡內放入激光纖維,用激光打碎結石,ABC后使用「結石籃」或「結石鉗」即時取走所有結石碎片。
對于體積較大、結構較複雜的結石,例如由細菌及亞摩尼亞集結而成的「感染結石」,若利用沖擊波或激光擊碎,可能會產生大量碎石,堵塞尿道。因此,可能需要進行「經皮膚腎穿刺碎石」,就是在患者腰間穿刺,開出經皮膚直達腎臟的通道,在內視鏡協助下,利用儀器擊碎結石,再將大部分碎塊經通道清走。
不過,針對一些過大的輸尿管結石(超過3厘米),又或病情嚴重的個案,以上方法則未必適用,而需要進行「腹腔鏡微創輸尿管取石」,在前腹或后腹剖開數個小孔,經小孔放入腹腔鏡檢視結石位置,切開輸尿管,取出結石,但此手術的創傷性較大。
有此可見,結石愈細小,愈容易處理。若出現腰痛、微血尿、惡心、嘔吐等徵狀,應及早求診及接受治療。
文:陳龍威醫生
作者為泌尿科磚科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