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家長每見孩子過敏癥發作,通常先向西醫求助,不過中醫亦有一套方法去治療過敏問題,以中藥、外洗及藥膏來紓緩癥狀,減少發作次數。另外,家長亦要徹查引起子女過敏的原因,盡量避開過敏原,幫助他們減少免疫系統受到刺激的機會。
中醫認為小兒過敏可分內因及外因,內因是肺、脾、腎虛而致。臟腑虛弱,便可能導致免疫功能下降。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訪問學人趙春玲注冊中醫師指出,儘管今天香港環境富庶,人人衣食足,然而兒童仍然有體虛煩惱,可能是先天不足,亦可能是后天各種原因,或是因為父母忙于工作,疏于料理孩子的健康。
社會上亦有錯誤觀念,以為吃得愈多愈好,只一味「谷肥」子女;家長眼見隔壁孩子長得比自己的子女稿和壯,便萬分擔心。然而兒童的生長發育程度因人而異,過量進食可引致積滯,反而得不償失。
撞風可引起過敏
另外,兒童的免疫系統正在發展,抵抗力比成年人低下,即使得了感冒、傷風,亦可損害其免疫功能,使兒童抵抗力下降。反覆咳嗽及感冒就是肺臟虛損的表現,可令肺臟受損,特別是兒童尚未痊癒,便又在學校受到感染,使病情一直不好轉。至于腎虛問題較少見于兒童身上,不過到了七八歲仍會晚上尿床的話,就要注意了。
至于外因則可歸咎于病邪侵襲,例如受到風寒或異氣,即是西醫所講的過敏原接觸,由于外在環境、進食或其他原因所致。患者可進行測試揪出過敏原,不過即使測試所包括的過敏原已夠繁多,仍未能將全部過敏原找出來,患者及其家人便要細心觀察平日所接觸或進食的東西,以找出過敏元兇。
趙醫師表示,有兒童玩木製積木時出疹,然而接觸木製家具并無過敏反應,細心檢查后估計是對積木上的顏色漆敏感。所以準確找出過敏原,才可在生活上減少病發機會。
另外,已知道患者對食物敏感,想再深入了解其病情的,可分析是對什么品種敏感,例如患者對蝦敏感,可留意是淡水蝦或鹹水蝦帶來的問題。不過,有些過敏原是很難避免的,有個案是孩子在公園奔跑時「撞風」或在冷氣間吹風,亦可引起敏感,因為風亦是其中一種過敏因子;這種過敏很難醫治,因為風是無處不在的,而且難以覺察。
過敏是可以遺傳的,不管父母任何一方有過敏癥,亦可能會遺傳到子女身上。但趙醫師解釋,父母有過敏癥不等于必然遺傳到子女身上,只是子女身上會有過敏的基因,若在后天接觸過敏原,才會引起過敏反應,事實上后天誘因比起遺傳因素重要。例如兒童曾經歷過重癥如肺炎,父母不懂或不重視為其調理身體,使其身體虛弱,就易引起過敏。
中西合璧治哮喘
普遍情況是孩子出現過敏徵狀后,家長通常先向西醫求助,之后因為不欲孩子使用太多類固醇或病情愈見嚴重,才轉而尋求中醫幫忙。趙醫師指出可在早期以中醫治療,以中藥內服,加外洗及藥膏來紓緩問題。中藥可作長期調理,外洗及藥膏可對癥下藥來紓緩徵狀,如止痕、收斂滲水問題及消除紅腫等。然而中醫的效果不及類固醇來得快,患者及家人要細心等待病情好轉。
至于過敏病情已嚴重的,趙醫師主張可中西醫結合治療,她更提醒如兒童有急性的哮喘發作,因為病情變化急速,令呼吸氣道收窄,影響呼吸,必須要以西醫方法來擴張氣道,以中醫方法來輔助減輕發作徵狀及在病情緩解后減低哮喘發作次數。
食療方面,可多吃靈芝,將之切片煲湯,可全家一起食用。趙醫師認為一般來說,兒童不宜進補,只宜清補,否則會令兒童過于燥熱,引發他病。
如兒童同時有反覆感冒的問題,除了針對其徵狀治療外,亦要同時提稿免疫功能;因為有過敏癥的兒童,若在治療期間感冒,感冒菌如細菌或病毒皆可令身體抵抗力下降,從而使過敏反應加重。感冒因風邪引起,中醫于辨證后會為患者疏風清熱或疏風驅寒;同時亦可適當補肺健脾固腎,務求令過敏徵狀不再反覆出現。現時流感肆虐,一般人只向西醫求助,趙醫師指其實中醫同樣可以治療流感。
此外,平日家長亦可為子女作一些中醫調理,即使在流感稿峰期,亦可以保持健康體魄。當然,健康的飲食習慣及適量的戶外活動亦應該堅持,這樣也可令身體健康,增強抵抗力。
對食物過敏的人士來講,戒口是相當重要的,若進食某些食物如蝦蟹就會哮喘或引起其他過敏反應,必須戒食,不然只會令身體反覆受到刺激。另外,亦要留意日常生活可有忽略了的過敏原,趙醫師舉例指如用某牌子的沐浴液可引起過敏,就要不用。
至于對塵螨敏感的兒童,其家居要保持清潔,而難以經常更換但又能藏塵螨的床墊,可擺在太陽底下曬,兼而拂打塵埃,或以強力吸塵機將塵埃吸走。(文︰王家瑜)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