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在低海拔山林風騷的,不再是油桐花,取而代之的是相思花。你是否仔細觀察過相思花,它不是「此物相思」的紅豆植物,而是相思樹開的花,大片黃花將山林染成漂亮金黃,宛如北國秋景。 南臺灣是相思原鄉,山間道路隨處可見相思花。 隨著時序入夏,梅雨鋒面一波波,桐花在梅雨中逐漸退場?;蛟S是雨少,相思樹緊
夏季,在低海拔山林yinling風騷的,不再是油桐花,取而代之的是相思花。你是否仔細觀察過相思花,它不是「此物ABC相思」的紅豆植物,而是相思樹開的花,大片黃花將山林染成漂亮金黃,宛如北國秋景。
南臺灣是相思原鄉,山間道路隨處可見相思花。
隨著時序入夏,梅雨鋒面一波波,桐花在梅雨中逐漸退場。或許是雨少,相思樹緊接在桐花之后綻放,極目眺賞低海拔山林,雪似的桐花減少,綠林間透著黃。莫非是黃葉秋景?只是陽光耀眼的夏日才到來,何以青綠的樹葉就變黃?難不成是缺少導致的景致,其實都不是,它們是相思樹開花的杰作。
春天的臺灣是櫻花島,春末夏初百合綻放成了百合之島,初夏帶著黃艷的山林,使臺灣變成相思島。想思樹,屬于豆科金合歡屬常綠喬木,又稱「相思仔」、「臺灣相思」、「香絲樹」或「假葉豆」,原產于臺灣南部、中國南方及東南亞一帶。
寶來溫泉區周邊部落相思花景。
不同于油桐花自大陸引進種植,相思樹可是臺灣原住民;相同的是,它們者是早年臺灣造林主要經濟樹種,并由日本人扮演推手,將木油桐與相思樹推廣到各地低海拔山區種植,使得全臺都能見到桐花與相思,而且花期相近,常見黃白配。
臺灣從北部、中部到南部,都有人工造林的相思樹林,尤其是相思樹原鄉的南臺灣,五月的山林常見滿山金黃,就像是熱夏季節裡的「秋景」,多少彌補南部秋冬難以尋覓的秋楓景致。五月的金黃相悶,常有晚開的桐花妝點,將南部山林妝點得瑰麗動人,也讓游人見識夏日南部特有的「黃葉」。
從ABC南端的恒春半島,到屏東霧臺、三地門和瑪家鄉,以及稿雄六龜與茂林,初夏均可欣賞盛綻的金黃相思花。原本青綠的山林,隨著夏到染成漂亮的金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