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做好咖啡
根據東方線上行銷資料庫統計,臺灣罐裝咖啡市場1年營收至少有新臺幣50余億元以上;以平均1罐新臺幣25 元計算,等于1年喝掉2億罐的罐裝咖啡。
茹素、重視健康的吳儉文原本與咖啡毫無關系,更別說非現煮的即飲咖啡。
不喝咖啡的他,卻被勞工律師學弟的蔡瑞麟所煮的一杯現煮咖啡打動,加上世新大學新聞系教授彭懷恩,3人合伙在臺北市仁愛路、新生南路交叉口開起無線上網的咖啡實驗室咖啡店。
生命就是這么不可預期。
自此,吳儉文踏上咖啡的不歸路,自己開店、設烘焙室,加上他誠懇、不做作、沒有文人咖啡圈菁英氣質等個人特征,又愿意深入咖啡各領域磚業,讓他與許多咖啡達人成為朋友,因此吸收到不少獨門知識與經驗。
他甚至成為采買咖啡豆的采購磚家、guoji烘焙賽的評審,市場面也嘗試多種經營方式。但至今的他毫無驕氣,又能承受壓力,因為他清楚他投入咖啡業的理念是助益大眾“健康”。
默默做“好咖啡”的他說,2000年他投入的是精致咖啡市場,盡管連鎖咖啡店林立,但是全臺喝現煮咖啡的營收,仍僅占全臺咖啡飲品營收的2成而已。他要挑戰的是另8成咖啡飲料市場飲者“大眾的健康權”。
他很老實的說,市面上的即飲咖啡多含有乳化劑、香料或小蘇打等添加口感的添加成分;雖說是常態,但畢竟趨近的飲料才健康,只是沒人膽敢揭露。
而食用級乳化劑通常為含有親水基及疏水基的酯類,幫助親水性與親油性的物質均勻分布,使飲料不致產生沉淀。碳酸氫鈉(小蘇打)的使用,與咖啡豆中多有酸感,特別是較低價的Robusta種咖啡豆制成的咖啡有關,因此添加小蘇打中和酸味,減少酸度。
因此,他改用食用植物膠作為增稠劑、懸浮劑、乳化劑、品質改良劑、安定劑及包膜等;植物性來源如纖維素、淀粉、關華豆膠、果膠,或用來自海洋生物食用膠的洋菜、鹿角菜膠、海藻酸鈉,甚或用微生物多醣食用膠,如玉米糖膠、結蘭膠。
打造健康咖啡王國
他去年將他開發出來的無添加即飲咖啡取名為“福爾摩沙咖啡”,2006年10月進駐微風廣場及新光三越精致超市販售,該月并成為架上銷售量第1品牌,打敗其他集團即飲咖啡。
因此,引起統一集團注目。他笑說,理由很簡單,因為他開發出符合Lohas健康理念,且趨近現煮口感的無添加即飲咖啡。這是統一連鎖通路所屬統一集團旗下另一企業體統一食品尚未做到的事,也是其他guoji食品也還沒做到的成果。
“嘗試”是吳儉文一路走來的重要元素,當然他也不是一開始就與統一集團合作,試過百貨通路與其他連鎖通路后,開始步入布局海內外市場的他,7月16日與7-11合作上市全球即飲咖啡商品中ABC獨創的“低咖啡因又無添加”款,納入7-11超商的嚴選素材系列中。
透過其全臺4000多家門市,吳儉文要打造健康咖啡王國,期盼讓大眾享受平價即飲咖啡時,也能同時擁有健康。除了7-11,統一集團的星巴克也兩度造訪吳儉文,希望他為星巴克開發無添加咖啡飲品。
除了臺灣市場,吳儉文因為2006年5月曾應邀擔任COE(全球性烘豆總決賽,勝者立即上網競標價位)評審,因他主動提供其他評審試喝,早已招徠guoji廠商青睞,有意投資在美洲販售。
2005年4月他在歐洲參加guoji性咖啡展SCAA時,再推出自己研發義式煮咖啡機,可研煮出一整杯100%Crema (義式濃縮咖啡上的精華、香醇泡沫)的Espresso;再獲1974年于美國推廣精致咖啡,成為美國精致咖啡始祖Erna Knutsen(挪威裔美籍咖啡生豆商)青睞。
吳儉文已獲得Erna Knutsen授權使用她的名字,預計今年(2007年)底、明年初進軍臺灣與guoji市場。
以善意作為動機,加上堅持,沒想要與他人比較的吳儉文,已一步步超越guoji業界進度。──轉自“zhongyang社”@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