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醫整脊在「繼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的宗旨下,充分發揮了傳統中醫整脊療法吸收了現代科學醫學的優勢,「取其長,補其短」。使中醫整脊醫術在脊椎病的診治方面有了重大突破。特別令人敬佩的是中國著名的「脊椎病因學」磚家魏氏夫婦,他們在三十多年中,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脊柱病與某些內臟病的關係,并採用尸體解剖,頸椎病人與正常人各一百例X光片對比分析,動物實驗及臨床研究。
病癥一百二十一種
研究中證實,脊椎錯位可刺激或壓迫脊神經,椎動脈或交感神經節,而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相應的內臟即出現癥狀。而「脊柱相關病」簡單解釋:即因脊柱力學失去平衡,或軟組織(即筋)損傷,引起其他系統出現病癥。據有關資料顯示脊柱相關病癥達一百二十一種,現簡要介紹如下:
1.上段頸椎病理性棘突偏歪,或軟組織損傷,常見癥狀如:頭痛、眩暈、眼脹、眼矇、視力障礙、鼻塞、鼻腔異樣感、鼻敏感、顳頜關節疼痛,張口受限、牙痛、耳鳴、耳脹、聽力下降、失眠或嗜睡、咽部異物感、聲音嘶啞、嗆咳、記憶力減退、血壓異常等。
2.下段頸椎病理性棘突偏歪,或軟組織損傷,常見癥狀如:頸、肩、背、肘、手或上肢疼痛、麻痹、木感和功能障礙為多見。少數病人可出現頭面部、肩背和上肢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嚴重者可出現癱瘓,共濟失調等神經機能障礙。
3.上段胸椎病理性棘突偏歪(或后凸)或軟組織損傷常見癥狀如:(胸1至胸5)以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如:胸悶、心慌、心律失常、心煩易躁、胸部壓迫、堵塞感、嘆息樣呼吸、嗆咳、喘咳,臨床上易誤診為「神經官能癥」、「更年期綜合癥」及各有關器官病癥,有些可出現肋間神經痛。
4.中下段胸椎病理性棘突偏歪(或后凸)或軟組織損傷,常見如下癥狀:(胸6至胸12)如:胃脘脹痛、反酸噯氣、食欲低下、甚至厭食、胃腸功能紊亂、腹脹氣、腸痙攣、腹瀉等,臍周及下腹疼痛,腹股溝區及會陰部牽扯痛等。
5.腰椎病理性棘突偏歪(包括骶髂關節損傷)或軟組織損傷,常腰痛、腿痛、患肢麻木、乏力、肌萎縮等,盆腔臟器功能紊亂癥如下:下腹脹痛、肛門急脹感,排便習慣變、腹瀉和溏樣便、尿頻尿急、排尿不暢、會陰不適、經痛、陽痿等,嚴重可下肢乏力、浮腫,多汗或無汗,怕冷或灼熱感。
認識脊柱相關癥候
綜述以上癥狀用治脊理筋療法,既矯正錯位的脊椎,又治療椎旁軟組織損傷,通過診治五千六百四十五例,有效率達96.8%。臨床診治八十種脊柱相關疾病均獲良好療效,并相繼得到guoji醫學界認同。
因此在「治脊理筋」療法不斷發展下,對許多頸肩腰腿痛和所謂不明病因的疑難病癥,與脊柱相關病都有密切關係。俗語說「一把鎖匙開一把鎖」,相信大家對「脊柱相關病」加強認識后,會更加小心保護自己的脊柱健康。
作者為香港中醫整脊學會會長、世界脊柱健康聯盟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