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有一種看法認為,如果有時間花在問題員工身上,不如把同樣的時間用來教育主力員工,才是對公司較好的做法。
處理問題員工并不是嘴巴上說說就好的簡單工作;不但花費時間,而且就像是要解開纏成一團的釣魚線,是會讓人感到相當焦躁的討厭工作。
但是,企業活動的目的不單單只是為了獲取利益。利益當然很重要,但畢竟也只是企業活動的結果,尤其是對于經理層級的管理干部而言,利益本身無法成為投入工作的目的。
企業活動的目的在于盡量滿足與企業有關的所有人員,“所有人員”也包含了問題員工。
藉口稍微有問題,就將問題員工開除,或是根本就忽略其存在;這樣的做法總有一天會讓人感到后悔。反過來說,如果對于上述做法沒有罪惡感,這樣的人可說毫無資格成為稿居上位的。
即使是身為豐臣秀吉軍師而名聞遐邇的黑田如水,也曾表示往往會對自己做出的所有決定感到后悔。
據稱,當時一等武將小早川隆景曾告訴黑田如水:“決斷之際,舍得失之心,而以仁愛為據,則必不悔其結果。”這樣的思想可說是適用于今日的管理階級。
下屬中的ABC人才通常自己會把工作做好,經理能夠稍感放心,因此在一定程度之內,可以放手讓ABC人才盡情發揮。
就ABC人才的立場而言,有時甚至希望經理把力氣用在解決問題員工拖累全部門的問題,而不要隨意來干涉自己的工作。
如果經理把心力用來處理問題員工,間接的意義也表示允許其他下屬盡情地發揮能力工作。
而且,假設ABC人才某天也會成為經理,因此就經理的立場而言,應該要示范自己處理問題員工的做法,以供這些ABC人才學習。
摘自 《寫給經理的教科書》 先覺出版社 提供(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