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項策劃案的完成,其實并不取決于策劃人的思想,客戶的思想和好惡也占到非常大的比重。在這種情況下,是堅持己見還是奉迎客戶,是許多策劃人ABC考慮的事情,甚至遠遠超過對產品本身的考慮。在這種情況下,產品的生死已經是非常危險。
作為一個磚業的策劃人,怎么樣來把客戶加給你的這條鐵鏈運用好,不但不會束縛住自己的手腳,反而要讓鐵鏈作為一種道具來讓你舞的更好看,是眾多策劃人需要學習的。
一、避免自娛自樂
自娛樂自樂式策劃,決定于策劃人的素質。無法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策劃,無法跳出獨具特色的舞蹈,只好關起門來扭扭屁股擺擺胯,甚至加一些跟頭趔趄,看是好看了,甚至能逗人一些笑,可打開門上臺后,終究不是一場能賣票的舞蹈,這種跟頭表演,大家在逗孩子玩時,早已經看膩了。結果就是讓客戶投入巨額廣告費用后才知道,這東西是不賺錢的,沒人會捧場。
二、避免鑒古識今
在學習中鑒古識今、勤學勤看是好事,可是在策劃產品時,許多的策劃人也進行鑒古識今,看東家做出來個成功案例,借鑒一點;西家又做出來一個,再借鑒一點;南家北家,每家借一點,也就成了一套策劃案了,看起來底氣十足,但消費者總在里面看到其他產品的影子,結果就成了替別人宣傳的一個平臺。
就像本月陜西市場新推出的一個通便產品一樣,在里面看不到自己產品的特色,但是明顯看到“腸清茶”“常潤茶”“排油素”的影子,讓人進一步對這三個產品加深了影響,讓客戶花錢替別人打了次暗無天日的廣告。結果也一目了然,每天整個陜西市場的,連二百盒都突破不了,廣告費都賺不回來。
三、避免超前絕后
這種策劃能蒙混很多客戶。因為許多經銷商在市場多年的打拼后,本身也已經成了半個策劃人,明白策劃講究的是“新、奇、特”,但很多經銷商并不明白這三個字所要表達的意義,所以對策劃人提出的出“新招”“奇招”頗有好感。
而策劃人做一些獵奇的策劃出來,只在文字概念上跳來跳去,你說“清肺”,我就“洗肺”甚至“刷肺”;你說“補腦”,我比你更稿一層,我給你“養腦”甚至“生腦”,只要市場上沒人說過的話就行,卻不考慮這種策劃出去,消費者認不認帳。首先給人留下故弄玄虛的印象,后期再想補救,困難重重。
四、避免金科玉律
一個好的產品要有一個好的策劃,一個好的策劃是和好產品本身結合起來的。而一些策劃人并不切合產品本身的特色,對于一些本可借細分市場延伸發展的品牌特點置之不顧,只為了策劃而策劃,作出的策劃的放之任何產品身上皆可用,沒有產品自身的特點結合,哪一個產品來了都可以,就像是一件寬大的斗蓬。
這種策劃,很容易就讓人跟風而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未來得及收獲就已被別人分割,甚至替后來者充當了市場教育先驅。正所謂“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后浪上”。
(本文轉載自策劃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