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無法只靠自己過完一生;必須和家人、朋友以及同事等各種人,建立起良好關系,才能以社會一分子的身分生活下去。
當然,在社會當中,并非只有我們所認識的人,就連剛好搭上同一班電車的人們、在網路電子布告欄分享意見的網友,或者其他一般不會意識到的陌生人,其實都透過某種形式和我們產生關聯。
我們所生活的社會,就是由這樣有形無形的連結交織而成的人際關系網絡。
而若一直置身于群體當中,有時人也會突然強烈地渴求獨處,但另一方面心中卻害怕著受到孤立,于是心意在群體與個人之間搖擺不定。
這時人雖然希望能保有自身的個性,卻又對單獨行動感到莫大的不安,進而想透過待在團體中得到安心感。
然而,團體中個人自由受到大幅限制,對此感到透不過氣的人,又會萌生就算忍受孤獨,也要享有能夠率性而為的個人世界的想法。一個人如何調適上述這兩種心情,往往會被其周遭的人際關系所左右。
除此之外,人在社會上許多事情都必須與他人競爭。舉個極端例子,誰都不敢保證多年好友不會突然變成自己的情敵。
在本書中,我希望能自“賽局理論”的角度出發,向各位讀者介紹置身于類似這樣的人際關系時,該如何自處。
分蛋糕的游戲
兩人共享一個蛋糕時,要切成相等的兩塊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對剛懂事的孩子來說,這時該如何分才公平,恐怕是他們人生中所面臨的ABC個人際關系上的考驗。
想要公平地分配一個蛋糕給兩個人,解決的方法就是采用:“一個人切蛋糕,切好后由另一個人先選”的規則。
例如,當兄(姐)弟(妹)兩人分一個蛋糕時,只要先由年紀大的用他覺得公平的方法來切,再由小的先選自己想要的那塊即可(圖1-3-1)。
另一個方法,便是用猜拳來決定選擇哪塊蛋糕的順序。猜拳的輸贏和體格無關,所以不至于有身強體壯的人總是比較占優勢的情形發生。之所以由猜贏的人先拿,乃是遵循“勝者優先”這個不成文規則。
那么,接下來讓我們來思考由更多人分享一個蛋糕的狀況(圖1-3-2)。三人平分時,也許有人會比照兩人時的分法,由A先切ABC刀,B下第二刀;接著由C優先選擇一塊,然后輪到B選,而A拿ABC后剩下的那塊。
然而,實際上這樣的分法是有問題的。這是因為只要B愿意,他的切法可以讓C拿到ABC塊,而A拿到ABC小塊的蛋糕。
就算把規則改成“由C先選,A選第二片,剩下來的給B”,則只要第二個下刀的A或B刻意切出一塊分量極小的蛋糕,它鐵定就會歸ABC后一個拿的人所有。
如上所述,如何分配一個固定大小的物品,不僅孩子們常會接觸到,就連大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常面臨這樣的問題。@待續...
摘編自 《人際關系思考術》 如果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