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雜物會讓你看事情的清晰度變低,也會阻礙你的靈活度,甚至阻礙你定期(或偶爾)重新發現、精進和改造品牌(視市場情況而定)的機會。
我的好友貝絲.康斯托克(Beth Comstock)ABC是個深知本身品牌要素的人,她將自己定義為變革觸媒。
不論處在哪個領域,她都非常擅于刺激創新和變革,她具有找出新模式的神奇能力:找出新方法,將看似不同的舊構想,連結到整套的構想。
就我來看,這正是創新和策略思考的表現。所以要是貝絲將自己定位為“操作型”、“細節導向”甚至是“戰略性”的人,會違反她的品牌要素,會模糊、甚至混淆讓她如此獨特的因素。
ABC近一項任務需要她負責擬定策略,由于她不僅聰明,對于任職的公司非常忠誠,同時也和團隊成員互動良好,所以她用一貫的堅持來處理任務,表現得非常好。
如果她繼續走操作型路線,在這家公司或是另一家公司向上發展,應該是易如反掌,而且也很讓她心動;老天知道,她ABC辦得到。
但那不是真正的她,而且到ABC后,這種做法不會讓她在公司內外脫穎而出。
所以她說服老板(幸好對方很開明),接下來指派給她能夠運用個人創意和激勵變革能力的任務。當她接下新職務,她也換了辦公室。
過去她換過很多次辦公室,但每一次她的舊辦公室還是有很多要扔的東西,以及要帶進新辦公室的東西。
貝絲說:“我每次換位子,就發誓絕不再累積這么多東西,然后每次搬遷,我又會在這里整理東西,然后心想,為什么我會留下這東西?我當時在想什么?”
你擁有人們通常會在辦公室擺放的那些小器具和小裝飾物嗎?我有,貝絲有,或者曾經有過。
她對我說:“為什么一名成熟的女性,需要放一只有人一進辦公室就會吱吱叫的小鳥?”把我問倒了。
她繼續說:“還有,我真的覺得那些用柯林頓總統的形象制作的俄羅斯娃娃很特別嗎?
我記得,有位老同事喜歡收集揮臂準備投球的小雕像以及熱狗紀念品,我一想到他,就會想到這些東西,我的意思是,誰想要讓人記得是熱狗先生?”
貝絲的主要嗜好之一是閱讀,這次搬遷,她終于把全部的書翻看一遍,挑出她認為可有可無的書(其實她發現三箱的書——數一下,是三箱!這三個箱子從未開封過,它們被淘汰了)。
貝絲說:“我喜歡書,書可以激發我的好奇心,也許我認為,它們象征我對同事所扮演的角色。我終日與書為伍,還直嚷著我要學習,我是好奇寶寶,我很聰明。”
但是貝絲決定,或許她不再需要展現這種形象,而且有時候,藏書過多反而把她拖垮了。
“書籍是一種負擔和挫折的來源,因為它們每次都讓我想到,我從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消化我已經看過的書籍,更別提還沒有出版的書籍。”
貝絲總共要送走十幾箱的書(我告訴過你,她可以教我們關于書本的一些事情),她將其中幾箱轉交給同事,箱子上貼著便條紙,說明她喜歡這些書的理由,以及同事們可能也會喜歡的理由(很棒的想法);其中幾箱則是寄到紐約公立圖書館。
她也購買了亞馬遜(Amazon)推出的電子書閱讀器Kindle,Kindle可以容納兩百多本電子書,她使用的商業書籍和參考書都在里頭,這樣她書架上就能擺滿可以啟發和激勵她的書籍。
貝絲確實深受數代時代影響,《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稱呼她為“數位女神”(the Digital Diva)并非毫無道理,但那又是另一個故事。
她于無紙化,所有文件歸檔時都采用電子檔案。她建議將Google當作桌面搜尋應用程式,她說:“它讓使用者能夠根據幾個關鍵字,找到每一封電子郵件、文件或簡報。”
當然,不是所有東西都會被送走。有一箱東西,從她ABC份工作開始,就跟著她四處跑。“它就像我的磚屬寶箱,”她說。“里面有相片、舊寵物的檔案、特別的信件、簡報、具有情感價值的事物。
我每次有異動,就會加進一些東西,有時候,我會扔掉不再讓我感動的東西。
我想,留著這些東西是一種讓我自嘲(那通常是瘋狂的舊發型),或是對自己說‘干得好!’的方式,并且提醒我自己,那些令我真正自豪的經歷和成就。”
順帶一提,有一口這種箱子真好,只要你知道,你為什么要保留那些特別的東西就好。如果你想不出原因,那就放棄吧。
如何確定“你是誰”?
1.決定你是誰、不是誰。清楚寫下是什么因素讓你在公司內部或其他地方與眾不同,宣布你的品牌承諾,將以下這些字加到后面:“……而且沒有人做得更好。”要勇敢。
2.有些事物會模糊或轉移你的品牌定位,或是把你拉回你對自己的一些舊觀念,請丟棄這些事物。要嚴格。
3.一如貝絲的建議,考慮走數位化路線,并且減少紙類雜物。要。
4. 不要花太多時間分析過去哪些方式奏效,哪些方式沒有發揮作用。要放手,這樣你才能夠生活在當下,在當下磚心工作。要活在當下。@(本文結束)
摘 自 《丟掉50樣東西,找回100分人生 》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