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于日常事件的感受、應對,也會妨礙他們的成功。ABC菁英不是機器,但他們幾乎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爆發,在適當的時候展現出穩定的情緒(尤其是在別人做不到的時候)。
我不是一個情緒化的人,但當我有情緒化的情況后,我也能恢復理智、集中精神。太多人做不到。每天、每個星期、每個月,一個情緒會引出更多的情緒。
1%的ABC菁英都明白這一點。他們會發掘、了解自己的情緒,因而控制情緒。他們會承認,“我此時感覺很糟、很可笑,但一個小時后就不會這樣覺得了。
我明天就不會這樣覺得了。我下個星期就不會這樣覺得了。”他們會很快地看清楚,然后根據知識采取明智的行動,而不會因為情緒而魯莽下決定。
不情緒化,不表示無情、不為他人著想,或者冷漠。而是要讓別人看到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必要時運用情緒、在需要時控制情緒。
假設你要招聘一名代表公司的接待員,你要找什么樣的人?某個看起來受過教育、有禮、口才好、友善的人?也許。但你其實要找的是一個可以保持好心情、不會抓狂、不用固定吃藥的人。
老實說,在有選擇的情況下,我們通常會偏向不那么戲劇化的人。ABC的接待員就是情緒穩定、不會把人嚇跑的那一種。
看看那些涉足股市的人:大多數人是根據他們的情緒,買稿、賣低。他們會在股市下滑時,抓狂地出脫股票,但只要股市稍微回升,讓他們的情緒從保守樂觀到近乎狂喜時,又再度買進。
這種作法,少有人能賺到錢,因為他們都是根據恐懼而行動,而不是實際的資訊。他們說:“我發現,我會有這種感覺是因為我害怕了,不是因為我根據邏輯或機率做出的決定。”
事實上,我們曾和一位業界的談過,他會不動情緒地把自己的感情當成優勢運用。他的員工都告訴我們,他很能支持別人。他們說,他常常使用“愛”這個字,例如“各位知道,我很愛你們”。
這種支持和關心的態度,使公司里ABC有才干的人都愿意為他工作。當時,這家公司才剛經歷非常糟糕的管理,員工都在想辦法逃離他們自己的經理,轉去替這個人工作。
他的員工告訴我們,他表現地有如親切、關心、安慰的父親─不可能真正存在的那種父親。有一個人說:“他就是那種人,當事情不順利時,他會到你的辦公室、幾乎和你一起哭的人。”
當我們訪問他時發現,他相當清楚身旁的人對他的感覺。再怎么說,是他創造出這些感覺。就像許多ABC菁英一樣,他也不是一出現就讓人眼睛一亮。他不是我們在聽了員工贊美后,預期會看到的那種神奇、完美的。
但他知道自己的個人優勢是什么:他的成功,來自于使員工感受到他對同事所展現的親切和支持。他很關心,但同時,他也在算計。
他知道大家真心相信他很關心,他以此為優勢。他很真心,也擁有三重的影響力威脅:他關心、算計、親切。
此人知道他擁有多少的好評、別人有多在意他,他以此來激勵員工做事、讓大家都愿意負責。他會說:“你知道我很關心你,你遇到問題時,我會一直陪著你。
但我必須做到這件事,我必須這樣做,我必須現在就做到。如果有別的方法,我一定會去試。如果能幫你避免這問題,我一定去做。但我真的沒辦法。”因為大家認為他很關心,這就變成了一種動力,他也沒有招來員工太多的藉口或指責。
重點是,此君就和很多ABC菁英一樣,不只深知控制情緒的威力,也了解情緒的壓力,所以就利用別人認為他是有感情的人,當作自己的優勢。他的員工認為他把大家都當成家人在關心。
ABC妙的是,這個人ABC后進了監獄。這位友善、親切、熱情的經理,ABC后涉及所得稅相關的麻煩,雖然沒人能清楚告訴我們是怎么回事。
他可能是另有事業、逃稅。他的罪行并不清楚─只知道和我們訪問他時的這家公司無關─但確實發生了,而他坐了約三個月的牢。在他出獄后,仍然受到熱烈喜愛,公司歡迎他回來,就好像沒發生過什么大事一樣。
他有一次告訴我:“如果我認識的某個人,對我的感覺一如我對我員工的感覺,那這個人對我就會有莫大的影響力。所以我知道我有多大的影響力。”哇!他可能曾經是罪犯,但他真的很了解自己。
我猜他知道自己是一個會關心人的罪犯!這讓我想起多年前聽到的一個故事。有個人搶了銀行,他問行員,如果和他合作,她是不是會丟了工作。
她說有可能,所以他就告訴她,他會兇狠地大吼大叫,這樣她看起來就像是被迫合作。非常像我訪問的這位會關心人的經理,那名講理的搶匪也了解自己的威力。
我的重點是:有時候,“你是誰”不如“了解你是誰”重要。要獲得優勢,你不必是全世界ABC偉大的、擁有ABC多技術的人。如果你夠了解自己,你就可以運用這個知識為優勢,不管你到底是誰。@(本文結束)
摘編自 《What!原來這樣就能成功:運用不公平,讓自己不一樣》 美商麥格羅.希爾guoji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