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關鍵就在于“改變觀點”。這點跟前面提到的“責罵”相反,你必須將自己的見解發揮到ABCjixian。
假設在日常生活中,要去某家店買東西卻碰上公休,要搭電車卻沒趕上,都是常有的事情。這時候可以改變看法,例如“這樣我就多了點空閑”。我想我們身邊的大小事,都可以用正面思考來解釋吧。
同樣地,我們也可以改變對一個人的看法。通常一個人的缺點背后就是優點。
大家都當壞事來看的部分,也可能做出正面解釋。
甚至可以說,如果能把負面事物轉為正面評價,被稱贊的人一定會很開心。就比較不會為了自己的負面部分而痛苦。這比稱贊一個人的負面部分更讓人印象深刻。
比方說有個人,說話總是隨便又沒大腦。一般人會說這種人“不負責任”“輕佻”。但是你可以反過來稱贊他“思想輕快”“創意無限”。甚至可以建議他活用這份能力,思考新創意。
在教師的圈子里,有人有辦法準時五點下班,有人每天都要加班到六七點。從效率來看當然是前者較好,而后者就會被評論為“工作沒效率”“打混摸魚”。
但是后者很可能是常常有學生找他商量事情,才會晚下班。這就代表他的教育多么親切,多么受到學生信賴。這不代表教師能力不足,反而是充分具備教師的資格才對。
基本上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不管怎么警告,個性上的缺點或弱點就是很難修正。ABC有希望修正的部分還可以靠“責罵”來改進,但是其他部分還是改變看法比較快。不管什么領域,強化優點都比克服缺點要更快上手。
稱贊過程而非結果
更進一步來解釋贊美的觀點,關鍵在于評價過程而非結果。
假設小孩子整理了房間,你稱贊他“房間好干凈喔”跟“你真會整理”,效果會有微妙的差異。因為前者只看到結果,后者卻注重行為。
哪一種對被稱贊者有更正面的意義呢?當然是后者。“真會整理”聽起來更感覺光榮。還會產生動力想變得更會整理。
這才是“贊美”的真正意義。
這種“擅長○○”的稱贊法還可以用在很多地方。例如“擅長寫郵件”或“擅長講電話”都行。對宴會主辦人來說,“擅長辦活動”就是ABC棒的贊美辭。至少比被人當做多管閑事要好多了。
換個說法,你不一定要稱贊ABC的份量,也可以稱贊變化比例。例如一直考九十分的人某天考到九十五分,當然值得稱贊。但是一直考三十分的人某天考了六十分,就更值得稱贊。
客觀來看,“六十分”或許不是什么值得稱贊的分數。但是本人一定會覺得“我真是努力”。如果別人能稱贊他這一點,他一定會很開心。或許下次還會更加努力。
同樣地,總是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努力,或是做著沒人想做的苦差事,這些人更需要贊美。給他們一個訊息,讓他們知道有人一直注意著他們,并感謝他們的付出。
大學里面有很多努力卻不顯眼的學生。而教師的工作就是注意這些學生,并稱贊他們。比方說我個人就極力稱贊腳踏實地努力的學生,例如“能讀完那本稿難度的書,了不起”或是“這份報告做的真好”。
每個學生被老師稱贊都會很開心。不只是因為自己的努力受到評價,更因為知道老師有在注意自己,而感到安心與親近感。這不僅是師生關系,也是人際關系的重點。
假設你碰到一位女性,稱贊她身上的配件,她通常都會很開心。甚至會跟你聊起品牌或流行知識。因為對女性來說,一項小配件都是用心與堅持。只要她覺得你有在注意,當然會很開心。
指出女性裝扮與之前不同的地方,也是一招。如果你說“今天的搭配風格跟上次不一樣喔”,她一定會很稿興地認為“原來你一直在注意我。”
從這點來看,記住對方的感覺也很重要。@(待續)
摘編自 《開口就能說重點:60秒內讓老板點頭、客戶買單、同儕叫好的說話術》 臉譜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