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客戶很有誠意要委托你尋找物件或提供服務的時候,他會把身體的正面向著你,代表他全然地信任你;但是如果客戶在和你談話的時候,是用四十五度斜面向著你,表示客戶心中還有許多疑慮,并對你提供的建議不是很滿意。
但如果客戶和你面對面,但卻是用一邊肩膀、九十度角對著你,這就表示他對你有敵意,也對你的提議很不以為然,這時候你ABC改變策略或表達方式,重新詢問客戶的需求和想法,等到客戶慢慢地把身體轉向你,才是成交的開始。
4.腳的角度
腳的角度其實代表的意義和身體一樣,如果客戶的腳尖朝向業務員,代表他很認同你的說法、提議,但如果客戶的腳尖是以四十五度或九十度對著你,就代表他很想立刻離開現場。
尤其當他的腳尖朝向門口的時候,加上如果他沒有把椅子坐滿,只坐了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時,再加上腳尖著地,就表示他不想待在這里,對你的話題感到很無聊(如圖一)。
相對地, 如果他整個人深陷在座位或沙發里,還翹著二郎腿(如圖二),并不是代表他覺得這個椅子或沙發很舒服,而是表示他內心有想要購買的欲望,而且準備好要跟業務員談條件了,所以他不會馬上要離開,因為他用一個很安定的“ 三角坐法” 坐在椅子上,有隨時成交的心理準備。
5.站姿
和業務員交談的過程中,客戶如果站著、雙手還抱著胸, 代表他不是很信任業務員,也不相信業務員的話,所以他還想進一步做觀察,才能決定接下來的反應;但如果客戶站著,但是把手扠在腰上,就表示他對現在的話題感到不耐,不想再繼續,這時業務員也應該眼睛放亮一點,檢查自己講話是不是沒有重點,才讓客戶覺得不耐煩。
但如果客戶用三七步站著,通常就暗示他有情緒上的需求,希望業務員跟他講好話、贊美他、肯定他。這時候,業務員就應該先把產品說明擺一邊,先說些好話讓客戶開心,才有可能成交。
而如果客戶是站著的,一樣也是手抱著胸口,但卻微微地靠著墻,這便代表他很放松,也表示他心里認同業務員,準備聽業務的提議,即便一開始他對業務員有敵意,現在他也已經把業務當朋友了。
再者,如果客戶是站著的,但是是用他的后腰抵著桌緣站著,這就表示著他沒有想要馬上離開,反而希望重新回到桌子上來談判。
由于業務員和客戶一開始都是陌生的關系,許多客戶都會下意識用雙手抱胸,表達他心中的不信任和沒有安全感,但業務員不能只憑著客戶雙手抱胸的單一訊息,就片面解讀客戶的不信任,而是要從站立的許多姿態中做整體評估,才能找到客戶ABC真實的想法。
6.雙手插在褲子的口袋里
通常如果一位西裝筆挺、方頭大耳,極具大老板架勢的客人,若將雙手插入口袋里,代表著他是很有自信的人,這種客戶不見得會很同意業務員的話,因為他有自己的權威感,也認為自己很有地位,不輕易被人說服。
碰到這類型的客戶,就要學著提問題,讓客戶多回答,然后仔細傾聽,千萬不要一眛地將訊息塞給他,因為即便給這類型的客戶再多訊息,他也不會買你的帳,因為他只相信自己。
但若善用提問、傾聽的方式與這類型的客人相處,他便會開始把自己內心的話掏出來給你,而當他說到某個階段時,自然地將雙手從口袋里拿出來,這也就代表他把武裝都卸了下來,此時便是業務員進攻這類客戶的ABC時機。
7.雙手互握、放在背后
通常將雙手互握、放在背后是一種很友善的姿態,代表客戶愿意傾聽業務員的提議,他把心胸開放出來,想要接納對方。
但相對地,這種姿態有時候也可能是客戶想多保留一些秘密或考量,不讓業務員知道。
從人類演化的角度來看,古代原始人會把雙手和武器放在背后,一來是想表現他的友善,傳達不想跟對方戰斗的意思,但也可能是他不想讓對方看到他背后有什么武器,至于你碰到的客戶究竟是哪一類型的,就得要合并他所講出的話,以及他的眼神和其他肢體動作,才能正確判斷。
8.皺眉頭
一般人都以為皺眉頭代表此人感到為難、猶豫,但其實不然,皺眉頭通常都是拒絕的前兆,只是客戶要思考用什么理由去拒絕你,因此就不自覺地皺起了眉頭。
但也有一種客人會順勢而為,當他皺起了眉頭,對方也感受到他很為難,也想替他解圍,這時他便可以趁機殺價,或要求更多的籌碼,反而可以藉由這個小動作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9.摸鼻子
摸鼻子的這個動作通常與人際關系較有關聯,尤其是一個人下意識地做出這個動作,通常表示此人需要自我保護,因為他可能覺得對方很臟,也可能覺得對方氣味不佳,或是他覺得對方根本不值得信任,另外也有可能是客人自信心不足,在和業務員說話時,自然跑出這個動作來。
當看到客戶做出這個動作時,業務員就應該先注意是不是自己身上有什么味道,讓對方覺得不悅,如果不是自己的問題,就應該察覺可能是對方覺得沒有信任感,或是對方本來就是缺乏自信的人,這時就要以鼓勵代替說服,讓客戶產生信心,才能機會進一步談到交易。
不過,也有例外的時候,客戶有時候做出這個動作,可能是他心中出現一些想法,而這些想法對于雙方談判有決定的關鍵,他怕你識破,于是也會用摸鼻子的方式,掩飾他內心的感覺。
其實,客戶的肢體語言只有大概的可能性意義,并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因為它只是統計學上的一個普遍現象,顯示大多數人有什么樣的心理動機,就會有什么樣的肢體語言。
但是這些動作的意義都不是ABC的,因此想判斷客戶屬于哪一種類型的人,業務員都得憑著臨場客戶所說的話、做的表情彼此佐證判斷,因為肢體動作還是要搭配表情、說話,甚至當場的情境,才能正確察覺客戶心中的想法。@(待續)
摘編自 《客戶沒說出口的,才是成交關鍵:教你聽出客戶難言之隱的“狙擊式”攻心術》 智言館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