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劃時代的新商店開發,與郊外分店策略的成長
亞伯遜(Albertson)的創業者,于一九三九年在愛達華(Idaho)開業。
他從創造超越既有業態的商店開始,抱持著要超越“僅僅只是賣場面積很大的大型商店”的想法,實現不僅只賣商品,也在店內販售加工肉品和面包店的先行想法。
這個構想是從他以前在SAFE WAY的工作經驗中得到的靈感;他的共同創業者Leonard Skaggs,在家族經營SAFE WAY之后,也再獨立創辦Skaggs Store。
至于在業態開發方面,也跟克羅格(Kroger)一樣開發設有藥妝店的復合店。規劃將分店開設在有嬰兒潮(baby boomer)住宅區的郊外新興地區,并且進行鞏固地域優勢的并購(M&A),使企業規模急遽擴大。
在日本的零售業有很多業態,均是因擴展郊外分店而成長,這種作法ABC適合GMS和磚賣連鎖店。總而言之,零售商選定分店的設立地點,可說是ABC重要的經營策略之一。
2 企業文化一致是企業并購(M&A)的成功關鍵
一般認為企業之間的合縱連橫若要成功,彼此間的企業文化很重要。若有相同的企業文化,公司職員比較容易融合,也比較容易針對目標達成共識。
這也就是說,有同樣文化的企業,合并的成功機率多半比較稿。亞伯遜(Albertson)和Skaggs的合并,便是在那個時間點成為經營伙伴ABC的判斷。
之前各為不同的企業,亞伯遜(Albertson)和Skaggs一路走來,終于在一九七○年開始合作經營食品和藥妝的復合店。
但是,卻又在一九七七年取消雙方的合作關系。之后Skaggi藥妝購物中心收買了美國商店(American store)后,就將之改名為美國商店(American Store)。
美國商店(American Store)從一九八四到一九八八年間陸續進行收購。(一九八○收購SAVE ON的Jewel Company和Lucky Store。)
亞伯遜(Albertson)在一九九二年向美國商店(American Store)收購Jewe一七四家的食品&藥妝復合店。
亞伯遜(Albertson)于一九九八年開始積極的并購(M&A),在一九九九年和美國商店(American store)進行企業合并。可是這些舉措,在當時并沒有馬上顯現出因從業人員關系和睦,所導致的企業合并效果。
3 受困于工會的問題與沃爾瑪的競爭
法律上的規定,會對零售業的經營造成影響。在美國也有針對勞動時間訂定法規,美國的工會不像日本那樣是透過企業內組成,而是依行業別組成的。
因此,即使跟各自企業的利益相沖突,也要代表全工會跟企業抗爭。亞伯遜(Albertson)被超市業界的工會控告不付加班津貼,這官司雖于一九九九年達成和解,但也讓亞伯遜(Albertson)為此支付了一筆巨額賠償金。
在南加州,為了對應沃爾瑪的加入競爭,當企業打算用降低健康保險成本來確保利益時,反對的罷工浪潮到二○○四年三月止已持續數個月。而因為這個勞資糾紛,據推算至少減少八億美元以上的營業額。
再者,因為有“獨禁法”監督,所以在過度的寡占狀態下還可以競爭。為此,在收購美國商店(American Store)的過程中,為了讓政府承認收購,企業不得不重復出售位在南加州的一四五家分店。
4 即使重整,積極并購(M&A)也是負擔
把二○○○年度做為合并時機來實施除舊布新(Scrap & Build),平均四成換成新的形態。一部份地區開始銷售汽油和網路販賣,卻無法大幅度的提稿利益。
于是二○○二年以后關閉將近一百家不賺錢的商店,和賣掉新英格蘭Osco的八○家商店,從此退出新英格蘭的藥妝店市場。
在重整的另一邊,以二四億美元收購英國Sainsbury的美國子公司JS Holdings,也因為收購超市的Bristol Farms(布里斯托爾農場),進入食品超市的市場。
無法決定經營的重點,只有規模膨脹到業界第二名的亞伯遜(Albertson),之后便產生收益惡化導致負債更加沉重。
二○○五年亞伯遜(Albertson)賣掉自家的公司,再生基金(KKR、阿波羅顧問、Bain Capital等),零售商(克羅格(Kroger)、Walgreen、CVS、SuperValu)等多家的企業加入收購競爭行列。
主要的SM被批發商SuperValu收購,藥妝店被CVS收購,一部份地區的亞伯遜(Albertson)被投資基金收購,并繼續沿用該商店品牌(參考圖表3-5)。
(圖 :寶鼎出版 提供)
Skaggs 【參考】亞伯遜(Albertson)的分割與之后 亞伯遜(一一二四商店)以一七四億美元(大約二兆日圓)賣給由SuperValu、C V S、Cerberus Capital等組成的組合。
付款方式為現金及債務(六一億美元)的轉移。亞伯遜 ︵Albertson︶的股東取得每股二○ ? 三五美元現金和○ ? 一八二的SuperValu股份。
收購的結果是SuperValu成為食品連鎖的第二名。C VS 取得藥妝店部門(Osco,Save- On)七○○家商店,投資金額為二九億美元(大約三二○○億日圓)。CVS 用收購來擴展商店 不足的西部區域,藉以追趕ABC名的Walgreen。@(待續)
摘編自 《IT必勝:人潮就是錢潮》 寶鼎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