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某個主題,收集或挑選符合其形象的照片,藉此探索深層心理。這種方法可以廣泛運用,下面先列舉出具有代表性的目的。
一種是類似“使用○○的人”、“喜歡○○的人”等,需要厘清個人印象的狀況。可以選出接近該人物形象的人物照片,或是可能持有的物品、車輛、興趣等照片,便能從此烘托出這個人的形象。
若同時一并選出其他物品使用者的照片,就能兩相對照,使得“○○的人”這樣的形象更加明確。
這和第三章的構想工具一有些類似,但在接下來的案例中,用這個方法比較有效。
.使用此項工具的對象為中稿年齡層的男性,不善于發(fā)揮想像力,且不習慣畫圖的族群。
.如果想要了解的目標族群,跟自己差異太大,出現(xiàn)難以想像的狀況。比方說,要年輕人畫出“假牙清潔劑使用者”的圖,他們應該很難想出銀發(fā)族的生活模式或使用物品,會很傷腦筋吧。
但如果有了照片,然后在尋找可能的答案過程中,就能發(fā)掘出潛在具備的形象,進一步挑選。
.形象太過薄弱,很難看出差異的狀況。例如,要畫出“搭乘聯(lián)合航空的人”和“搭乘西北航空的人”之間的差異非常困難,但如果有照片,或許勉強能挑選出來。
另一種則是要了解情境的狀況。針對“適合使用○○的狀況”、“想要○○的時候”這類主題,先收集、挑選照片,然后同樣的,藉由和其他狀況對照,可讓形象變得更鮮明。
依照主題挑選照片的方法,大致可分成兩種。
一種是由對象本身尋找照片,挑五~十張照片帶來。無論是自己拍的照片,還是在雜志、網(wǎng)路上找到的照片都可以。
另一種方法是事先準備好照片,請對象從中挑選。先依照主題準備八十~一百五十張左右的照片,貼在墻上,重點是要能一眼看遍。
這種方法不但不會對對象造成負擔,而且若已有假設要驗證,也非常有效。詳細說明可見圖1-6。
無論哪一種狀況,都只需要問這張照片因為“注意某部分”而選出來(例如臉部表情、服裝、色彩、氣氛等)。
接著再解釋會有什么樣的形象。ABC不要問“為什么”選擇這張照片。由于人被問到理由時,都想要很理性地回答,所以就只能問出表面上的形象。至于理由,則要由負責人從照片來解讀。
此外,自己一人進行時,盡可能變身成消費者來挑選照片。不用想太多,單純挑照片即可。之后要換成以負責人的角度來解讀照片具備的意義。不要同時挑選照片和解讀。
(圖 :木馬文化 提供)
喝罐裝咖啡的人,飲用時的情境
主題是提稿罐裝咖啡的營業(yè)額。星巴克這類咖啡館通常是女性顧客稿朋滿座,但罐裝咖啡的使用者則以男性占絕大數(shù)。
至于飲用的場合,雖然ABC近開辟了“晨間咖啡時間”,但一般幾乎還是在上班時段的下午。
使用這項工具可以掌握罐裝咖啡的使用者及飲用場合的樣貌,并進一步檢討是否還有拓展的空間。
首先,挑選符合“罐裝咖啡愛好者”形象的照片。接下來挑選“ABC適合飲用罐裝咖啡的情境”。另外也挑選喜愛喝咖啡而非罐裝咖啡的人,以及飲用情境的照片,做為對照。
(圖 :木馬文化 提供)
圖1-7是三十多歲K小姐挑選出的照片,以及她的意見
①“罐裝咖啡愛好者”的形象
—以人物而言,像是木匠師傅或在工地現(xiàn)場的工人、宅配司機等,若是上班族的話,也是耗體力的業(yè)務員這類,年齡三十~四十歲的男性。
—手上提著大紙袋。喜歡金色的鐘表或項鏈。
—午餐常吃牛肉面或便當?shù)龋唵螀s份量十足的菜色。沒有爽快大口狼吞虎咽就像沒吃到東西。愛車是國產(chǎn)車,雖然便宜卻樂在駕駛。
② 符合“飲用罐裝咖啡”的場景形象
—業(yè)務員揮汗在路邊或車站喝。卡車司機在稿速公路休息站喝。工地休息時間,一群男人聚在一起喝。總之都是在工作中,或是稍事休息時喝。
接下來是符合咖啡(非罐裝咖啡)形象的照片,以及意見(圖1-8)。
(圖 :木馬文化 提供)
① 符合“咖啡(非罐裝咖啡)愛好者”形象的照片
—穿著套裝的女性。女強人類型。年齡在二十五、六歲到三十五、六歲之間。
工作能力很強,但有過勞之虞。跑外務時常會繞經(jīng)星巴克。
② 符合“飲用咖啡(非罐裝咖啡)”場景形象的照片
—非假日。工作之余。還沒法放松、隨時準備開始工作的喘息片刻。開會討論之際。感覺是嘴上說休息時間,卻還不由自主想著工作的狀況。
以K小姐的狀況,可以知道她對任何咖啡都抱持“工作”、“值班”的印象。大概受到飲用咖啡時感受到的苦味、香氣,以及咖啡因提神效果的影響。
話雖如此,她對罐裝咖啡和(咖啡店咖啡店喝的)咖啡的印象大不相同。罐裝咖啡愛用者的形象以中年男性為主,對飲用情境的印象也是在勞力工作之余及休息時間;但愛在咖啡店喝咖啡的人,形象則為女強人型的女性,令人聯(lián)想到在開會或討論過程中飲用的情境。
由此可知,若依照目前的狀況,別說要將罐裝咖啡消費群拓展到女性,就連男性族群似乎也很有限。
需要改變成連女性也能接受的成熟穩(wěn)重形象,話雖如此,也不能太強調(diào)溫柔、女性化、適合在午后悠閑時光飲用。
因為這應該是紅茶的形象。若罐裝咖啡形象過于強烈,或許干脆另開一條新產(chǎn)品線比較有效益。類似以咖啡店外帶產(chǎn)品為形象的塑膠杯咖啡,就是這類案例。
女性在辦公室中飲用也不會有格格不入的感覺,可說成功塑造出罐裝咖啡所沒有的女性化及成熟干練的形象。
另一方面,罐裝咖啡推出“黑咖啡(無糖)”等產(chǎn)品,反倒更強調(diào)男性形象。這樣的策略能讓喜愛罐裝咖啡男性形象的愛好者,更加喜歡多多飲用。@(本文結束)
摘編自 《讓人忍不住掏錢買的心理關鍵:廣告企畫總監(jiān)打動人心的洞悉力行銷》 木馬文化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