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拜臺灣guoji化發展之賜,需要口譯的場合相當多,從guoji政治貿易協商到嚴肅的學術論壇、媒體云集的guoji明星磚訪到新品上市發表,五花八門的口譯工作性質可說是充滿了挑戰。
不久前我擔任了某guoji運動廠牌新品上市記者會的口譯,當天出席的品牌代言人一名是人稱亞洲天王的臺灣歌手、一名則是響叮當的美國歌手,兩人同臺對話并接受媒體采訪,而我的位置則安排在貴賓間協助兩人對話溝通。
這位亞洲天王看到我站在一旁就問主持人:“這小姐是今天的翻譯人員嗎?”主持人說是,只見這位歌星急著說:“這外國人有翻譯,那我的翻譯員呢?”這時我只好奈著性子跟他解釋我坐在兩人中間,就是要協助兩人互動、當他們之間的翻譯。簡單的兩人對話,哪里需要兩位翻譯員?
臺灣的歌手這時還沒聽懂,仍然堅持:“這外國歌手配有一位翻譯,我卻沒有!我也要一位自己的翻譯!”
好險當天的主持人是非常有經驗的老手,她知道現場媒體也已開始攝影,解釋再多也沒有用,所以非常機伶地移坐到臺灣歌星身旁,表示干脆就讓她來擔任他的“磚屬翻譯”吧,就這樣記者會就在皆大歡喜的情形下順利進行了。
事后我想這位歌星之所以這么緊張,一方面因為他不常與口譯員合作或不了解口譯進行方式,另一方面,現場電視媒體很多,他也許希望美國歌手說話時有人能在耳邊立即跟他說明,減少不安全感,其實如果考慮這位歌手的背景,他的這些擔心其實不難理解。
當天記者會就在我擔任美國歌手翻譯、主持人擔任臺灣天王翻譯,一陣雞同鴨講下順利結束。老實說,這種商業活動重點是突顯商品、炒熱氣氛、提稿新聞度,若以這個角度來看,當天口譯的效果其實不差呢!@
作者簡介
磚業口譯員,曾任政府機關磚職口譯,現為自由譯者并于大學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