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學生物的青年跟在一位學者身邊學習,青年十分崇敬他的老師,學者也很以這位聰慧勤學的弟子為傲。
某天,青年經過海岸邊,看見有兩個漁夫正為一只生物爭論不休。
甲漁夫怒氣沖沖的叫道:“這明明是鱉,你偏說是烏龜!”
“這是烏龜!你要我說幾次?虧你當漁夫這么久,連烏龜跟鱉都分不出來!”乙漁夫也大聲嚷著。
青年一眼就看出,那的確是一只烏龜,便上前對兩位漁夫說:“兩位大哥,小弟是學生物的,這的的確確是烏龜沒錯,兩位就不要再吵了。”
乙漁夫得意洋洋的對甲漁夫說:“你看吧!早跟你說了。”
甲漁夫面紅耳赤的指著青年說道:“你這小伙子算老幾?我干了十幾年的漁夫,我說是鱉就是鱉,不會錯!”
乙漁夫不屑的說:“那你說的就算數嗎?”
甲漁夫一聽更是生氣:“好,那咱們找個磚家來評理,這要不是鱉,我就跳海給你看!”
青年看見甲漁夫如此固執,不免開始有些火大。“好,就這么辦!如果這不是龜,我就當著大街跟你鞠躬道歉!”
二人于是帶著那只烏龜找到了學者,學者問明情況,對青年笑笑說:“這的確是鱉啊,你輸了,快跟人家道歉吧!”
青年心中非常不服氣,但出于對老師的景仰所以沒有反駁,只是沉默的來到大街上,依照諾言跟甲漁夫鞠躬道歉。甲漁夫心滿意足的離開,臨走前還不忘嘲笑青年幾句。
從此之后,青年不再來找學者,藉口生病待在家中休息,心中對于恩師感到很失望:“老師連龜跟鱉都分不出來,看來只是浪得虛名,我真是跟錯人了。”
某天學者前來探望青年:“好些了嗎?”青年裝出一副虛弱的樣子回答:“謝謝老師來探望,我身體好多了。”
學者搖搖頭說:“我是問你的心病。我知道你不愿再跟我學習,因為你不能理解我為何把烏龜說成鱉。
“你想想,你認輸不過是當街道歉,但漁夫輸了卻只好去跳海,不僅害了一條人命,也害了漁夫一家大小。”
學者開導青年:“我們不僅要學習學問,更要學習為人處事的道理。我希望教給你的不僅是知識,更包括品德,這才是完整的教育啊!”
心靈小語
前陣子有個新聞報導,一個待業中的女孩因為在面店讓位,意外找到一份好工作;她的求職故事,很值得現代人省思。
現今時代,稿學歷已經非常普及,然而知識與品德似乎并未成為正比。我們看到很多知識份子,頂著稿學歷,依舊做出傷天害理的事,讓人不禁深深感嘆。
功利環境的制約,常讓我們忽略,健全的品德其實與磚業知識一樣重要。
當我們追求學識才智時,別忘了更要保有善良的心,否則即使讀了再多書,也無法為社會帶來貢獻,更可能“聰明反被聰明誤”!@
摘編自 《支撐你的, 往往也是讓你崩潰的:當你不過度依賴任何事物而活,才能真正無礙自在》人本自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