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母親聽到小兒子不知道在跟誰講電話。
“您好!請問您的圍墻需要粉刷嗎?
“我是誰?我只是個想賺零用錢的小男孩……我可以替您粉刷墻壁,只收您一百元。
“喔……您上星期才剛粉刷過啊?那您覺得他粉刷得好嗎?
“刷得很好?那么我就不打擾您了。謝謝,再見!”
小男孩掛上電話,媽媽馬上問:“兒子,你在跟誰講電話?”
“鄰居的阿姨啊。”小男孩回答。
“可是……你為什么要打電話問她這些?”
母親滿臉狐疑:“你明知道她上星期才粉刷過墻壁……因為不就是你去幫她粉刷的嗎?”
“我知道啊!”小男孩笑著說:“可是我不知道自己刷得好不好呀!”
時常有人說“只要努力工作,成果讓自己滿意就好,不必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可是,真的是如此嗎?
以前我曾在一家兒童雜志社上班,我的工作之一,就是和插畫家溝通,請他們替雜志繪制插圖。
有一次,朋友介紹了一個插畫家給我認識,看他的作品,感覺得出來非常有才華。但直到正式合作,我才發現問題重重。
因為,雖然這位插畫家技巧很好、想像力也很豐富,可是他的插圖卻有一些問題。
例如他常畫一些抽象的作品,但對小朋友而言,會顯得不夠具體,產生閱讀上的困難;他老是用色鉛筆作畫,可是雜志印刷起來,顏色卻顯得太淡了……
我試著與他溝通這些問題,他卻堅持不肯妥協:“為什么要叫我改呢?我很喜歡自己的作品,而且我的作品就是這樣。”
后來,我換了一個說法。我說:“我真的很喜歡你的作品,但現在你的作品并不適合刊登在兒童雜志上。如果你稍微修改,就可以讓更多人欣賞到你的杰作,我想小朋友們看了也會很開心的。”
如此一來,他終于同意了我的看法,往后合作愉快,皆大歡喜。而且,他的名氣愈來愈大,ABC后邀請他畫插畫的出版社愈來愈多。
換個角度想,如果,他當時仍然執意不修改作品,又會有什么結果呢?結果就是我們無法刊登他的作品,往后也不可能與他繼續合作。
一個這么有才華的人,可能從此失去表現自我的舞臺,這樣,不是很可惜嗎?
我們對自己的工作表現很滿意,這樣很好;可是,如果你自己滿意之余,也能讓工作伙伴、上司、老板都滿意,這樣就更好了──因為,自己的滿意,只能讓自己很快樂;但旁人的滿意,卻能夠替我們創造更多機會!
心靈小語
現代社會中真正能“獨立工作”的人很少,多半還是必須參考同事、上級、老板,
或是客戶的意見。
而那些事業成功的人,往往不是一意孤行的人,而是那些能做到“讓自己滿意,也讓別人滿意”的人。@
摘編自 《祈禱不能改變老天,只能改變自己:這世上ABC能被你改變的,只有你自己》人本自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