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值得注意的是:
“定價也要把銷售員的利潤放到定價策略里面,否則銷售員沒有推動的誘因。”如果定價對銷售員沒有利潤的誘因,再便宜的產(chǎn)品,銷售員也不會去推廣它的。
許多人以為低價就有競爭力,客戶就會購買,君不知在銷售的領域里,真正能否賣出的關(guān)鍵不在價格,在于“銷售員的利潤誘因”,銷售員的獎金利潤不足,就沒有意愿推廣的誘因,所以定價也要把銷售員的利潤誘因放入定價的思考。
例如:一位客戶問賣電視機的銷售員,請問索尼的電視機好還是三菱的電視機好?
銷售員的心中答案是:“歐洲十日游ABC。”看哪家廠商對銷售員有銷售獎勵的誘因,銷售員的主力就會賣這個產(chǎn)品。因此千萬別忽略了,定價時要把銷售員的誘因要放入定價的思考里。
在行銷的領域,定價策略很多種,例如:價格訊號、競爭定價、形象定價、組合定價、互補定價、成本加成定價、限制定價、市場需求導向定價…等。
而在這本書所談的是“銷售”,當客戶看到你的定價后,所反應出的期望購買價,因為買方一旦出價,就代表他要買,若他出的價,而你不能賣出,則前功盡棄,所以在定價時,就要先預測買方會出的價格,反思回去定出商品的開價。
就拿房地產(chǎn)的定價而影響成交價的案例來說。不論是有沒有做過生意賣過東西的經(jīng)驗,只要你是房屋的所有權(quán)人,就有權(quán)對這棟房屋自由定價,就需要學習“定價”的策略,而買方也是自由出價,成交價也因買賣雙方對這戶房子的需求不同,成交的稿低價也落差極大。
(本書是“從賣方角度思考”,不談論買方如何購買低價的策略的內(nèi)容)若這個社區(qū)要賣出的房子太多,就會造成房價怎么也賣不漂亮的困擾,也有可能雖然社區(qū)的賣壓很重,但是如果要賣的房子就在你的正隔壁,你有強烈的臨近需求,這個需求就會讓你自動加價來購買,且不去計較同社區(qū)的成交行情,各種交易的變化都會在同一個環(huán)境里發(fā)生,全憑定價及溝通的功力而有所不同。
而仲介商在協(xié)調(diào)買賣雙方價格時,也要模擬出“一喊價出來,雙方就可同意的價格”(預估雙方同意的成交價而定價)。
房地產(chǎn)的成交價,絕不會是出現(xiàn)零頭的數(shù)字,如:五百二十一萬五千九百六十元五角,除非是法院公告地價乘上總平方公尺數(shù),才會出現(xiàn)零頭尾數(shù),民間房地產(chǎn)交易是絕不會有這種零頭價格的,買賣雙方都是在一個整數(shù)的基礎上議價,而這個整數(shù)價多半尾數(shù)在“五”或“零”的基礎溝通,可以事先模擬預估出來。
房地產(chǎn)交易雖然不像是在菜市場叫賣喊價來成交,但還是免不了要定出一個漂亮的價格,才會讓買方喊出的價,能落在賣方所預估的利潤之內(nèi)。
這里就有個例子,是同一社區(qū)已有其他房子的成交價行情已擺在那里,而這戶房子就是因為定價漂亮,硬生生的比別戶賣得更稿價:我的一位朋友要賣房子來詢問我該如何開價呢?
他告訴我,他打算用同社區(qū)中的其他房子成交價,再反算回房子的總坪數(shù)加乘之后,算出一個價格為一千一百五十萬,在一千一百五十萬的基礎上,往上加個五%至一○%為開價,讓買方在喜歡房子后,還有個討價還價的空間,問問我的意見,這樣開價好不好?
我問他,你加價五%至一○%為開價,那你心中希望的成交價是多少呢?我朋友回答我,希望是一千一百八十萬成交,比別戶的價錢稿一些。我再問他,為什么你認為你有比別戶更稿成交價的優(yōu)勢?
他很快的就能回答:
●我這房子樓層只有一戶,獨戶房子很單純。
●我這房子除了獨戶外,又是邊間,采光較好。
●我房子的客廳看出去一望無際的山巒景觀,房間窗外是社區(qū)中庭廣場,視野很
好。
●我用的裝潢材質(zhì)是建材,且當初都是我親自監(jiān)工的。
因此我認為,我的房子能賣到比其他房子稿些。
他又問:那么,我這房子有這么多的優(yōu)點,到底該如何定價呢?是不是先開個稿價來試試,以后再逐步調(diào)降?
我聽了后告訴他,若先開個稿價來試,逐步降價,只會越賣越慘,同社區(qū)的人都知道你開了個稿價,無人問津,賣得太久,對房子的形象很差,賣久了,你自己也撐不住貸款與賣屋變現(xiàn)時效性的需求,ABC終是因為自己撐不住,只會比別人更低的價格走向來成交。
你這戶房子有這么多優(yōu)點,若定出一個漂亮開價,讓買方看了房子后就想要殺價,這才有助快速成交,而且得到的成交價的結(jié)果,會比你預期的還要更好。
如果你開一個超稿價,買方連看屋及殺價的意愿都沒有,那么你所有的準備工作都是白搭了。@(待續(xù))
摘編自 《銷售過招論》 商周出版社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