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以研發“商品”的角度擬定菜單
? 考量時以能夠成為主力的品項為思考核心
當店家的風格理念定型后,對于主力品項應該已經做出某種程度的決定??陀^檢視這樣的主力品項,實際在店內提供后,能否成為顧客能夠接受的商品呢?
這樣的主力品項又是否擁有吸引顧客特地光顧的魅力呢?請在考量成本的同時,慢慢地審慎研發出食譜。
一旦決定主力商品后,就必須決定其他搭配品項。一般而言,擴充菜單有助于拓展客層,同時能增加顧客的來店次數。
將食材重復使用于多數品項,也能防止食材損耗。不過,若品項增加太多,不但主力商品會變得不顯眼,店家賣點也會隨之模糊。請考量本身店家的風格理念,擬定兼具平衡的菜單。
? 思考以地點、建筑物為核心
若已經懷抱期望“無論如何都希望在這個地點、這棟建筑物開展事業”,對于開店地點已有定見,就必須研發符合該地點需求的菜單。
就某種意義而言,這樣的情況等同于以地點或建筑物為“賣點”,所以在菜單方面可能就必須有所取舍。
譬如,若想在鄰近故鄉的地方城鎮開店,就可能必須對較適合市中心的時髦菜單品項敬而遠之。請參考當地客層、周邊店家、當地人的意見,研發出能夠因應地方需求的菜單。
b.考量菜單價格
? 成本率
要將菜色(飲品等)當作商品販售時,要賣大概多少錢才合理呢?“成本率”在此時就能作為參考依據。所謂的成本率,就是顯示原材料費占商品價格(售價)比率的數據。
成本率(%)=原材料費÷ 售價×100
例如,售價1,000 日圓的午餐,原材料費為300日圓,300(日圓)÷1,000(日圓 )= 30(%)
故成本率為30%。
一般而言,應以食物的成本率近30%,飲料的成本率約10% ~ 20% 為基準。稍微一想,這樣的成本率似乎賺很多,不過相對地店家也必須付出房租或人事費用等成本。
話雖如此,如果成本率抓得太低,也可能導致商品對于顧客而言毫無魅力的情況產生。所以在研發菜單時,還是必須大致掌握成本率的基準。
? 地點周邊行情
開店時,還是會在意周邊競爭商家所訂出的價格。為了解該地需求落在那個價格帶,或許需要事先調查。
請在考量地點行情之余,打出屬于您的咖啡館的獨特魅力。本次受訪店家中,有些店家重新檢視食材,壓低成本率,提供比周邊店家低廉的價格而成功打響名號;相反地也有店家訂出稿于行情的價格,卻成功以商品魅力做出市場區隔,業績表現亮眼。
菜單成本相關公式
成本率(%)=原材料費÷ 售價×100
原材料費=材料費×(1+損耗率)
※ 材料費為實際購入食材時的價格。
※ 損耗率為蔬菜葉片或果皮等,商品無法使用部分的比率。例如以200 日圓購入蘿卜時,損耗率若設為5%,200×1.05 = 210,所以原材料費就是210 日圓。(待續)
摘編自 《人氣咖啡館成功開店術》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