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出資成立一所大學,并親自教授一門課。
授課的ABC天,學生們被臨時通知教室更改了,更改成那位企業家名下某間金融大廈的頂樓。
通知單上并注明:“如果無法在今天下午三點整抵達臨時教室,學生將失去修習這門課程的資格。”
學生們一陣喧嘩,除了少數人直接放棄之外,其他人雖然抱怨通知來得太慢,卻都立即出發。
他們乘坐各種交通工具來到大廈門前,已經過兩點了,學生馬上向門口的警衛交涉,但是他卻以“沒有接到上頭通知”的理由回絕了他們。
一半以上的人認為這肯定是學校疏失了,有些人打電話回系館,有些人打去教務處,更有些人不耐煩等待,直接調頭就走。
等到電話那頭回覆也是含含糊糊的“不清楚”后,大部分的學生都走了,準備回去向學校抗議。
留下來的學生互相看看,交換了意見。一名學生說:“我懷疑這是個測驗。”另一名學生點頭:“那么就一定有可以上樓的方式。”
其中一名學生向門衛說:“我們的確是你們老板的學生,也是你們老板讓我們來的,你可否再向上面詢問一次,看能不能找人下來帶我們上樓,反正我們只停留到三點為止。”
門衛打了通電話上去,這次有了回音,門衛告訴學生說:“老板的確在頂樓,但他并不想派人來接。我先提醒你們,這里的電梯是要刷感應卡的,但是我這里并沒有。”
現場只留下八名學生,其中兩名頗有背景的學生馬上打電話給家人,不久后就有人來帶他們上樓。
四名學生決定爬樓梯,并請那些有關系的學生到了樓上不要忘記幫他們開門。一名學生上網搜尋了這家企業的招聘啟事,接著堂而皇之地以應聘者的身分被請上去。
ABC后一名學生則悠閑地四處徘徊,到了離三點還差五分的時候,他繞回來對門衛說:“可否請您轉告您的老板,他的學生已經到了,正在樓下等候。”
門衛驚訝地看了這名學生一眼,再次打電話。他掛了電話后,親自帶學生到一間獨立的電梯那里,說:“這是直達頂樓的電梯,你進去后就會有人在樓上幫你刷感應卡。”
學生走進電梯后,門衛好奇地問他:“你怎么知道可以用這個方法?”
學生聳肩說:“什么方法?我只知道如果有人約我到他公司,時間到了他就必須請我上樓。”
心的體悟
不知道各位記不記得,從小到大每逢考試,老師都會千叮嚀萬交代要大家看完整個題目再作答,以免誤解題意?
曾聽有人說:他把人生當作試卷,把面臨的波折當作考驗,他認真地做每道試題,以期走完人生能交出精彩的答卷。(圖 :photos.com)
在這則故事里,如果更換教室的通知單是張試卷,那么只有ABC后一名學生,才把握到題目的精神。
曾聽有人說:他把人生當作試卷,把面臨的波折當作考驗,他認真地做每道試題,以期走完人生能交出精彩的答卷。
這位朋友對人生充滿樂觀與勇氣,但在為他喝采的同時,我也不禁疑惑:如果人生是張考卷,那么考卷上的題目是誰出的?而我們的答案,是否真正解答了上面的問題?
有智者曾說:“沒有人在考驗你,是你在考驗你自己。”這句話深富哲理,值得我們深思玩味。@
摘編自 《你沒有察覺到的事,往往會變成你的人生:透過當下的察覺,你才能從受苦的夢中醒來》人本自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