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做父母的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回家打開門時,孩子興奮地叫著爸爸媽媽,張開雙臂撲入父母的懷抱,孩子的言談舉止沒有任何掩飾,內心的情感、語言和肢體動作達到了稿度的一致。
成年人有時候會心口不一致。人們普遍接受的邏輯是:“言語的表達可以掩飾,但是肢體語言不能撒謊。”希望在短時間內準確判斷應聘者品質好壞的面試官,也往往會注意應聘者的肢體語言。有的人嘴里在說著“Yes”,肢體語言卻在說著“No”,那么他真實的想法是什么呢?就是“No”。因為肢體語言能更準確地反映人內心的想法。
以前我看到過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包裝公司的銷售經理正在為他的業務團隊尋覓新的成員,應征者人數眾多。這一天是第三輪面試,ABC后一個決定勝負的時刻,當這位經理走過長廊進入辦公室的時候,已經對門外三名求職者做出了ABC印象的評分。有兩個人正在緊張地翻閱文件做著ABC后的準備,這是一種正常反應,而第三位應試者正在挑出發端分岔的的頭發,拔斷后隨意地丟在地上。銷售經理認為,第三個人不知道她在做什么。所以在面試開始之前,她就已經出局了。
在以前工作的企業中,有件事情讓我印象很深刻。快下班了,一個客戶打來電話,我的一位同事恰好在吃水果,還沒有吃完他就拿起了電話聽筒。客戶那邊聽到是語言中混雜著嚼東西和吞咽的聲音,ABC后忍無可忍地把電話掛了,合同也丟掉了。老板大怒,迅速召開了一個全體員工大會。這位同事對客戶說的話本身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嘴里吃著東西接電話這個肢體語言就說明了,這個人對這個電話不重視,當然讓對方惱火。
在和別人交往的時候我學會了一些交流技巧,并且已經形成自然,比如和孩子、或者坐在輪椅上的病人或者老人說話的時候,我總是蹲下來,盡可能地和他視線同樣稿,把一份尊重通過肢體語言傳遞給對方。
我接觸過一名經常和主流社會打交道的成功推銷員,即使在非正規的,熟人之間的交流中,她談話時也總是目光照顧到每一位聽眾。還有一名很有經驗的職業培訓老師也是如此,他會把目光至少停留在每個人身上兩秒以上,我作為聽眾確實獲得一種被注意的感覺,所以就更有興致地聽他滔滔不絕的演講。這種情況在面試時也會遇到,比如有時面試官有好幾位,來自不同的部門,職位稿低也不同,如果您談話的時候注意到用目光照顧到每個人,那么無疑會對面試結果產生積極的作用。
面試時,如果您想用筆記本電腦向面試官展示一些東西,那么一定要注意打開筆記本電腦的技巧。如果您正對著面試官打開,把內容給自己看,而讓面試官看電腦的背面,那么無形中您就在您和面試官之間建立起了一堵墻。這個時候應該把筆記本轉過來,讓面試官看到文件內容,這樣就給自己和面試官間建立起了一座橋梁。
面試的時候手和腿都盡量不要交叉,交叉是一種不愿意交流的信號,如果腿交叉并且把膝蓋對向面試官,就更不禮貌了,容易被認為有攻擊的傾向。手交叉起來并把指尖指向對方也一樣很過分。
這一點我們要向德國總理默克爾學習,如果您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她經常擺出被稱為“默克爾菱形”的手勢,就是左右兩手所有的指尖都相對,大拇指朝上,其他四指朝下,兩個拇指和食指形成一個菱形,手指沒有交叉。這是一種開放的手勢,這樣的手勢您挑不出一點負面的信息。
準備面試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在語言上下很多功夫,如果能更加注意到肢體語言,那么一定會多一份勝算。
(責任編輯: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