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報導,在仍由男性主宰的金融業中,只有極少數女性能躋身稿層經理人員,這些女性形成了一個小型但迅速擴張的團體,除了自身ABC之外,她們的丈夫自愿處理家務也使她們無后顧之憂,在工作上打拼。根據數據分析,自1980年以來金融業中有“家庭主夫”的女性人數增加了近10倍,其中包括了一些該領域中ABC成功的女性。
當去年春季瑪瑞勒飛到香港說服亞洲投資者重新進入債券市場時,她的丈夫帶著女兒在試穿禮服。她的同事艾莉森(Allison Poliniak)和吉娜(Gina Martin Adams)的丈夫也是“家庭主夫”。另一位妮可(Nicole Black)ABC近在結束了一天的會議后給丈夫發短信,他回道:“你想去健身房?那就去吧。”他自愿再多照顧兩個兒子1小時。
在1980 年代,在華爾街工作的母親人數是2,980位,1990年5,924位,2000年16,196位,2011 年是21,617位。而金融業中有“家庭主夫”的職業媽媽,在所有已婚女性中的比例一直保持在2%以下,
很多人發現,即使有托兒和家庭清潔服務,金融業的工作需求也使夫婦倆同時工作變得不可能。這些經理級的女性,必須向殘酷的現實妥協:早晨4:45起床,成年累月的在職場競爭。
而這些“家庭主夫”都對失去賺錢能力感到擔憂,但也為他們的角色而自豪。妮可的丈夫說:“我待在家,我洗碗、洗衣服,我做所有家庭主婦做的事情。”
但并不是每對夫婦都這樣。一名女性銀行家對同事說,她ABC近對從事兼職的丈夫很惱火,告訴他:“我希望有一個妻子。”他回答說﹔“當我有一個時,你也能有一個。”
紐約黑麥市(Rye)位于長島,是富裕家庭居住的海岸線,其中有很多居民是銀行家,也有恨多擁有“家庭主夫”的女銀行家,其中包括富國銀行調研部執行官瑪瑞勒和她的建筑師出身的藝術家丈夫蘭利(Jim Langley)。
他們在13年前結婚時,瑪瑞勒被一些男性同事嘲笑不已,他們認為她將在職場上無所作為。當她懷孕時,他丈夫正為一家建筑公司超長時間地工作,而且迫使他調職到其它城市,而他的收入比瑪瑞勒的一半還少。
10年后,他們的生活舒適有序,兩個聰明健談的孩子,分別為10歲和7歲,一棟房子。他很享受和孩子們在一起的美妙時光,像夏天在下雨時踢球。
瑪瑞勒在接受采訪時表揚了丈夫的育子經。蘭利先生也感到很驕傲。“我意識到我是多么幸運。”他說。
但行業中面臨同樣情況的其他女性懷疑這種安排是否適當。一些女性說,她們對丈夫不燒飯或不打掃的事實不滿,但很難告訴他們,矛盾常常發生。
(責任編輯﹕王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