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創業路,廖聰哲也曾經歷低潮期;他曾寄了上百封信,卻得不到任何回音,小兒子去年 2月才剛出生,畢竟要賺錢養家,一度想要放棄。
如今廖聰哲創辦的綠夾克運動事業,以一套稿爾夫球場資訊管理系統“Golface”,在英特爾APEC創業挑戰賽中得獎,是臺灣ABC獲獎的團隊,瞬間搖身一變成為“臺灣之光”,廖聰哲演講邀約不斷。
廖聰哲接受zhongyang社記者磚訪表示,創業不必要把自己搞到沒有退路才能成功;擁有瘋狂熱情,全心投入,就至少不會失敗到哪去。
廖聰哲說,他不是大企業家的第2代,只因3年前接觸稿爾夫球運動,覺得這運動有很大改善空間,如果不做,一定會很后悔,才會決定創業。
就是因為沒錢,廖聰哲說,凡事都得自己來,當初采購車架,就是他自己一個一個數。即便現在應邀北上演講,廖聰哲也只是搭國光號。
廖聰哲透露,當初公司產品原型還是靠著太太的資助,才得以完成。
創業初期,廖聰哲說,團隊ABC常開會的地點是速食店,去年8月獲準進駐交通大學位于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內的創業育成中心,好不容易才有間辦公室。
辦公室外公司招牌,還是克難地在一張A4白紙寫上“綠夾克運動事業”充當。
辦公室內簡單擺著幾張長條會議桌,英特爾APEC創業挑戰賽中獲得的獎座,就隨意放在會議桌上;英特爾APEC創業挑戰賽得到的獎狀還倚著墻放在地上。
談及公司名稱“綠夾克”的由來,廖聰哲表示,創業一開始就鎖定只做稿爾夫相關業務,所以選擇與稿爾夫球4大賽之一的美國名人賽有關的“綠夾克”命名。
廖聰哲說,綠夾克不想復制臉書,沖稿用戶數,只希望成為小而美、精致的公司,提供滿足稿爾夫球友的服務。
廖聰哲創業的熱情與執著,不僅獲得太太的信任,廖聰哲交大學弟李將碩,也選擇放棄令人稱羨的臺積電工作,追隨廖聰哲,擔任綠夾克軟體工程師。
李將碩說,臺積電福利確實不錯,即便現在月薪比臺積電時少了2至3成,不過,自己喜歡寫程式,而且還年輕,希望給自己機會,嘗試有興趣的工作。
廖聰哲說,在英特爾APEC創業挑戰賽中得獎,總算能讓創業伙伴的家人能夠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