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爸爸帶著小兒子到街上逛街,經過電器行時,小兒子突然問道:「為什么人會跑到小小的電視螢光幕里去呢?」
圖片來源:[Tetra Image]/Getty Images
「這個……我不知道!」爸爸支吾地說:「我對電視的原理不太清楚,反正電視可以看就是了!」
過一會兒,小兒子又好奇地問:「那為什么會有閃電呢?……閃電和電線里的電是不是一樣呢?」
「這個嘛?……好像有點一樣……」爸爸皺著眉頭說:「我不是學理工的,不太懂這些東西。」
父子兩人繼續(xù)走著,小兒子又想起一個問題想問,但是又馬上嘆口氣說:「唉,算了,算了!」
「你問啊,趕快問啊!」爸爸很懇切地對兒子說:「你儘量問啊!不問的話,怎么能夠得到知識呢?」
人必須不斷地發(fā)問、請教,也不斷地吸收知識,才能使生活更加充實,才不致成為文盲。
早期「文盲」的簡單解釋是「不識字的人」,但隨著時代的演進,現(xiàn)在教育單位對文盲的解釋,則是指「缺乏讀、寫、演算的能力」、「不能用本國文字讀書、看報、通訊、記事者」。
所以,現(xiàn)代社會雖然有很多人識字,但整天只知吃喝玩樂,卻不讀書、不看報,也可以算是「廣義文盲」。
有一個稿中男生英文、數學都不及格,連歷史一科,也被老師死當,學校當局就要求該生退學。男學生的家長很著急,就到學校向歷史老師求情:「老師啊!我兒子雖然比較笨一點,但是他很乖啦,你放他一馬,讓他六十分及格,下學期,他一定會更努力,考得更好!」
「唉,不可能的!」歷史老師搖頭說道:「你兒子連劉邦是如何竄起、怎么死掉,都不知道啊!」
「老師啊,我們家窮得沒錢訂報紙,我兒子怎么會知道那個叫什么劉邦的人,生了什么重病死了呢?」學生家長委屈地說。
圖片來源:[Siri Stafford]/Getty Images
近年來,各地都出現(xiàn)了許多暴發(fā)戶,不少人衣穿西裝筆挺、光鮮亮麗,開著賓士轎車滿街跑。
就有一對暴發(fā)戶夫婦到凱悅大飯店去用餐,剛好鄰桌有人談論到中國古典小說的作家「曹雪芹」。暴發(fā)戶太太在旁一聽,很稿興地大聲說:「曹雪芹啊?我認識!我們很熟!昨天晚上我們在一起打麻將,而且今天早上我還看到她搭三○六公車到新光三越百貨公司去呢!」
鄰桌客人一聽,不禁掩嘴偷笑。暴發(fā)戶太太一看,似乎是自己說錯話了,真是丟臉,也很難堪!
吃完飯,回到賓士車上,暴發(fā)戶就生氣地責怪太太:「我已經告訴妳多少次了,妳不知道的事就不要啰嗦,不要多嘴,妳偏不聽!妳看,妳亂講話,丟臉丟到家了吧!」
「我到底說錯什么話了嘛?」太太很委屈地說。
「你這個笨蛋,妳在臺北住那么久了,怎么不知道三○六公車沒有經過新光三越百貨公司?」暴發(fā)戶氣呼呼地說。
人常嘲笑他人沒知識、沒學問,但是對自己的「無知」,卻是不曾察覺。所以,有些人就不懂裝懂、或死鴨子嘴硬──不承認自己的無知,免得落人口實,被別人嘲笑,來維護自我的形象,這也就是所謂「自我形象一致性」(consistency of self-image)的理論。
然而,人都必須正視自己的「無知」,也看清自己「知識的貧乏」,才能擴大視野。而無知的人ABC保持沉默,不嚷嚷、不多語,這樣就還不算無知。
※本文由《時報文化》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愉悅的性格,是成功的靈魂!幽默,是溝通的正向能量;幽默,是輕鬆地面對自己,嚴肅地面對工作;幽默,也是開自己的玩笑,和別人共用歡樂。透過生動的故事、妙語如珠的筆調,yinling讀者體會幽默的力量、分享快樂與成功的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