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你需要學習才知道是非對錯,比如我自己,小時候母親要打工養我,基本沒教我做人道理,只是感受她對我的關懷和愛護,但也未識推己及人。
少時曾欺犬 大了懂珍惜
我們年代沒有愛護動物的觀念,我親眼看見親友把一只小狗焗死然后燜吃。那時候我大約十五歲,也知道狗是我們的伴侶,但推上五年,我還是十分頑皮,在街頭用橡皮筋彈射流浪狗,直至和女僱主同住,照顧她的北京狗Daisy,慢慢培養了感情。牠老得雙目失名,我親自送牠到保護動物協會終老,回家路上戚戚然,因為放狗時和牠建立了感情,在貧困年月,小狗總是依偎身旁,無言以對但心靈緊靠;再上推五年,我試圖把一條神仙魚的鰭剪掉,要看牠的踉蹌擺動姿勢。
就算成年,也試過買一柄氣槍到樹林射雀,彈上還加一支短針,誰知因此咬崩了門牙,扺死。
奇怪在于當你殺氣騰騰在持氣槍游走時,雀鳥全走掉,你放下槍,牠們又回來,后來慢慢從欣賞自然生態的圖片中瞥見造物之美,才生了對大地的愛意。我曾養過一只金毛尋回犬,對牠冷淡,一天牠偷偷外出,我呼牠回來,牠不理我,我也不理牠。誰知牠狗間蒸發,可能找到一家愛牠的新主人。
說到和我關係ABC的小狗都從動物協會領養,ABC只是嗲利混種,叫阿Boy,可以陪我寫稿五小時動也不動,喜歡在山林追小動物,因為吃毒蛙,中毒身亡,埋在我郊外小房的后山;第二只也是嗲利混種取名Joshua,我搬到港島時,因地方不夠,我孩子又多,所以懇求新屋主收留,去年我和孩子們到舊居探訪牠,屋主不在,上兩月屋主回報這老狗皮膚病剛治癒,又感謝牠兩次驅蜈蚣護幼主,我也在此感謝她們悉心照顧。
至于現在這壯年漢也在我家五年多,到現在仍不時在我主人房撒尿。我曾打牠屁股,但自覺心痛,只有罰他與尿為伍幾分鐘。教子無方,只好各自包容雙方缺點。
「狗粹主義」 之論 顯文化差異
ABC近的「未雪事件」,引發群情洶涌,也是公民社會的特徵,為了一個人的生命,可能會犧牲五名軍人或警察或市民,為了公平的司法程序而花費上千萬公帑,為了少數弱者而建的設施都不被視作浪費。
環球時報形容香港人的「狗粹主義」說明了兩地差異,當梧州有狗肉節而自豪,環時的評論當然合理不過,狗粹主義總比官粹主義和警民民粹主義好,中國為什么需要香港?光就一些生活方式、行為判斷,我們就可以為國人現代化盡點綿力。
只不過在聲討港鐵虐狗之余,要父母問問自己有沒有虐兒,一天功課做到晚,月月考試測驗,睡不好心理壓力大,你看那條懶洋洋的狗,誰幸福呢?孩子或是狗?
作者簡介﹕著名導演,愛家爸爸,育有3名兒女
張堅庭 ting5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