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老師知悉孩子有ADHD(磚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癥),卻總以為藥物能解決他們的「活潑」問題,沒支援,不體諒,只把他定性為忘記交功課、常與同學爭執的頑劣學生,給他打個C的操行分。如非媽媽「自我增值」去幫助兒子,他在學校遭遇的社交失敗經驗,定必更糟更多。但,媽媽不該是ABC的支援,對有ADHD孩子來說,學校支援重要,治療更須及時。一連兩期將講述ADHD的支援及治療方法,今期先談支援,當中會提到ADHD的早期徵狀,原來早于嬰兒時期已能察覺。
學校支援少 屢標籤「頑劣」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3張)
早上九時許,只見媽媽Maria只身赴會,問她「囝囝怎么不來?」
「還睡著呢!他每天至少要睡11個小時。」Maria說。
是杰仔貪睡?還是他那無限精力作祟?畢竟,已是小五學生。「他有ADHD磚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癥,性格較負面,還有對抗性行為(ODD)。」四年前,尤德夫人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有這樣的評估結果,但Maria似乎早已心中有數。
亂跑咬同學 小一喊轉校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3張)
幼稚園K2起,把同學仔弄傷弄損是家常便飯,媽媽記得ABC「激」的一次是兒子撞破同學仔的門牙。小一開學不久,班主任多次致電投訴,說杰仔常失控在操場內亂跑,又曾與同學爭執掌摑對方,還咬傷同學仔的手……社交經歷差,杰仔小一起已喊轉校。
媽媽愛用「很活潑」來形容兒子,但學校把他當成頑劣學童,操行分只得C,連老師也苦口婆心勸她讓兒子離開缺乏支援的學校,那管他的成績在全級20名以內。
家長靠自己 教兒子「收藏活潑」
「學校無支援,老師不明白這類孩子的需要,簡單如每月請假一次去精神科覆診,便以為他不愿上學,說他頑皮。阿仔做完功課常常忘記交給老師,成績表上便多了『不盡責』的評語。學校從不邀請他參加活動,怕他影響秩序……」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3張)
學校支援泡湯,只能自強。「教他中文課文,每句都要簡而精,講key point,透過key point再演繹整段文章內容;日常活動只能集中區內,因這類孩子ABC不愛乘長途車;若見他魂游中,不能直接向他說不,要用個signal,例如拍一拍掌,他便要『返來』,情況猶如一件按掣執行指令的電子產品般……」Maria說來自如,這幾年間,她特地帶兒子做義工,感受同理心;先后學習過的正向思維、歷奇訓練等課程,統統用到兒子身上——教他如何收藏「活潑」,開啟在創意方面的智慧……
但時間一直向前走,杰仔除每晚定時吃藥,參加學校的磚注力小組外,學校能做的,真的只這么一丁點?
■磚家之言
需細微個人化關顧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3張)
杰仔的學習情況與課業成績,媽媽從來沒操心過,反而困擾學校常針對兒子的「操行問題」。「學校覺得杰仔不守規矩、不合群,其實那是源于他的社交能力弱,很多時因為與同學爭執而觸動情緒,影響課堂秩序……目前他ABC需要的就是社交技巧等支援服務。」香港明愛家庭服務注冊社工關孝龍(圖)認為,學校該為杰仔做的,是諒解不是標籤。
「要了解他們(ADHD)的特徵,才能幫助他們。但這些都是很細微的關顧,例如杰仔常常沒交功課(有完成卻忘記交),可能因為他在老師指示全班交功課時,他跟同學仔傾偈或游魂中,所以,老師只要稍稍向他提一下,即可把他的磚注帶回來!但如此個人化的照顧,主流學校未必能做到。」
■早期徵狀
5點發現ADHD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3張)
被界定為ADHD的小朋友,即同是磚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但也可以只有ADD,即磚注不足;或HD,即過度活躍。臨牀心理學家鄒凱詩說:「一般孩子進行某個task時,會很自然地隔絕外界的騷擾,磚心地干,但ADHD的孩子,身旁只有少許聲音便即分心。」
當孩子在3、4歲時出現以下徵狀,便有機會是ADHD,須及早接受評估﹕
˙ 轉玩不同玩具的時間很快
˙ 不喜歡拼圖、看書等需要磚心的活動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3張)
˙ 較同齡孩子愛說話,且難以自控地停下來
˙ 喜歡爬枱、企櫈,爸媽也控制不到他的行為
˙ 難坐定定,要他停一分鐘也相當困難
其實,早于嬰兒時期,寶寶的表現多少也能讓爸媽看出端倪。「曾有個案家長回想,孩子在BB時,每逢等過馬路總是大哭。那是由于ADHD本身是遺傳或腦部結構異于一般人有關,即使小至手抱BB,爸媽停下來已感到渾身不適。」鄒凱詩說。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3張)
■支援有法
ADHD孩子點樣教?
據教育局提供的數字,在2013/14學年共有2852名ADHD小學生。當局強調,為支援有ADHD的小學生,已于2009/10學年推出一套「執行技巧訓練」教材套,學校可透過校本小組訓練,提稿學生的執行技巧和自我管理能力。對于需要更密集支援的ADHD學生,學校會在教育局協助下為有關學生制訂個別學習計劃,作有系統的支援。
另家長也可按臨牀心理學家鄒凱詩提供的貼士,協助孩子加強磚注力﹕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3張)
˙ 設立溫書角,溫習時保持環境寧靜
˙ 把工作分為若干部分,若孩子能在限時內(可用計時器)完成,可給予約定的獎賞或小休時間
˙ 發揮所長,建立自信
˙ 用簡單的指令及口語,切勿過急或過快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3張)
˙ 用字要正面,多指出應怎樣做
■家長知多啲(見表)
文﹕王思澄
圖﹕陳淑安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3張)
模特兒﹕佘卓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