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對了,電腦才是男孩的良師益友
如今的男孩往往以電玩話題做為社交關系的起點,父母要試著跟孩子“訊息同步”,才能給予必要的引導。而在孩子尚未開始打電動、玩社群之前,先把電腦定位成工具,讓孩子善用其資訊而非娛樂功能,也能提稿他們對電腦效用的認知。
電玩話題,已成為男孩共通的社交基礎
盡管老公從事電腦資訊工程,但我一直并不支持,甚至刻意延緩孩子接觸電玩的時間點。不過,這些N世代的孩子即使有能力抵抗電玩,但ABC沒有能力抵抗“不打電玩”而與同儕格格不入的孤絕感!
每個學期期末考考完,約莫都要再過一星期才放寒暑假,這一周就是孩子們到校自由活動、大掃除、一起看電視的“電視兒童周”。既然要看電視,翔翔的老師用心安排了一部好片─ ─《三個傻瓜》,讓全班一起欣賞。雖然這部片子長達三小時,但自始至終溫馨幽默、節奏明快,絲毫不覺冗長沉悶,即使翔翔早就看過,還是滿心期待要再看它一遍!
或許是才剛考完試,孩子們難以壓抑躁動雀躍的心情,影片播放到中途就陸陸續續有人閃神渙散、心不在焉……同一時間,則有一種吆喝的聲調漸漸提稿,在座位間蔓延擴大,那就是──“連線、連線、連線、連線……”班上男生一聲聲鼓動著、集結著,從星星之火演變成一股壓倒性的勢力!(學期中只有這么幾天能帶電玩來學校,怎能不把握?)
男孩們在此時終究顯露出N世代的新本能,不約而同拿出電動、手機……開始如火如荼地上網、打電動、連線、大車拚!在這個“互動影音+手指運動”的時代,果真連“絕無冷場”但只能被“默默觀賞”的電影都無法勝出,更遑論大考后還想指望男孩老老實實地沉浸在書香世界里!
ABC后,電影欣賞會就只剩下一部分的女孩、老師,還有翔翔及另外一兩個男生撐場面。愛湊熱鬧的翔翔被擋在多數好友的緊密連線之外,落寞的滋味想必不太好受!
“問題的重點是,你覺得電影好不好看?”我問。
“非常好看!”翔翔回答。
“那自己enjoy 就好啦!又不是都沒同學在看!”
“我沒覺得怎樣啊,反正電玩很無聊,我也不想玩啊!”
“喔,是嗎?你又沒認真玩過,或許你玩了之后也一樣,連《變形金剛》都懶得看呢!”
“其實我只是覺得很可惜,這部電影那么好看,而且大部分男生都沒在看,我跟一堆女生看,怪怪的!”
或許,翔翔的重點不在于想同學看《三個傻瓜》,倒是話的后半段─怎么跟班上男生做不同的事,沒加入他們的電玩大車拚?才是他真正在乎的重點。
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已經很難阻擋孩子進入格斗殺戮的電玩叢林,一個個從真實世界出走的孩子,早已集體在虛擬世界會合。剛開始他們或許是被多彩炫目的聲光所吸引,而墜入這個叢林,但ABC后難以自拔的原因已經遠甚于此。
─ ─摘自:《教出好兒子一點都不難》野人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