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感受到的憤怒與沮喪,其實只是大腦的“看門狗”杏仁核在反應外來壓力、接管我們的情緒而已。一旦明白這點,就能學會辨別大腦是否遭到劫持,并且明白“正念覺察”(mindful awareness)是重返清晰思考的途徑之一。只要處于覺察狀態,那些可以幫助杏仁核鎮靜下來并且啟動前額葉皮質區的神經傳導物質,就會自動受到激活。
聽起來似乎太簡化了,但你可以試試看,它真的有效。藉由安撫大腦,我們可以降低皮質醇濃度、刺激多巴胺的分泌,進而思考ABC初引發情緒反應的原因。我們可以重新訓練大腦,使它下次不要過度反應,以做出更磚注的判斷。
練習正念覺察可以使我們更加了解大腦,讓我們體認到意念和感受都是來去無常、起伏不定的。這種覺察可以幫助我們把情緒管理得更好。
──丹尼爾.稿曼博士
即使我們被情緒劫持,做出不恰當的反應,也不代表就是世界末日,我們仍有許多方法可以彌補傷害。《好個性勝過好成績:稿EQ小孩的教養秘訣》 的作者約翰.稿特曼(John Gottman)認為,我們永遠不該羞于認錯,因為唯有父母以身作則,孩子犯錯時才會愿意坦誠以對。他也建議我們做到以下幾點:
冷靜:在你的杏仁核解除警報、前額葉皮質區重新運作之前,先不要輕舉妄動。
道歉:告訴孩子:“我的大腦被劫持,失去了理智,我很抱歉,現在它已經恢復正常了。”
重建關系:對于年紀較小的孩子,你可以給予安慰和擁抱,或者讓他們用圖畫、文字表達內心的感受。對于年紀較大的孩子,你可以跟他討論在剛才的事件里你所扮演的角色。
當我閉上眼睛,安靜地坐一會兒,真是太酷、太放松了!在我抓狂或發瘋的時候,這么做可以讓我冷靜下來。
──麗莎,十一歲
讓孩子明白當他們(或我們)心煩意亂時,大腦內部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可以幫助他們更加理解這種情況。本書所介紹的技巧,也可以幫助他們學會控制、辨認并且減輕自己的壓力。
然而,即使我們了解隱藏在負面反應和不當行為背后的原因,并不代表永遠不會發生沖突。沖突是家庭生活中很正常健康的一部分,有時候生氣是無妨的,事實上,研究指出如果我們懂得如何拿捏,親子沖突甚至可以促進心智成長和道德發展。如同壓力可以驅策我們、也能打倒我們,沖突可以激發出智慧與行動,也可以招致災難,決定權永遠在我們手中。
我們的孩子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處在這個過度刺激、步調快速的社會,他們面臨極大的情緒風險──無論風險源自破碎的家庭、崩潰的經濟或是成功的壓力。
只要我們幫助孩子學會自助,他們就會懂得處理自己的壓力,并且提醒我們管理自我情緒的重要性。
─ ─摘自:《陪孩子靜心10分鐘》野人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