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回老家,與幾位小學同學聚會。好久未見的同學聊起了現狀:謝老大自己辦工廠,資產幾百萬;大王當包工頭,在縣城買了幾套房;楊六賣盒飯起家,現在發展成一家大酒店;小王靠貸款買車跑長途運輸起家,現在是擁有60多部大小車輛的運輸公司的老板。
幾位同學介紹完之后,個個發著感慨:想當年,這幾位不但學習成績差,而且喜歡調皮搗蛋,常常令老師和同學們頭痛。但就是這些人,如今一個個事業有成,衣食無憂。而當初那些學習成績好、乖巧聽話的同學,除少數幾個考上大學“混”個大公司“白領”外,大多數都是在普通公司當個小職員,收入也僅僅是可以養家糊口。
一位網民在他的博客上發出這樣的感慨。某大學教授也曾經開玩笑地對學生說:“通常拿A的學生工作后會給拿B的學生提包。”她認為學習成績好并不代表將來會成功。而那些成績不是很好的人,學校里所謂“不聽話”的學生,有自己的思維,自己的想法,雖然在學校里不受歡迎,但并不表示那是是錯的。所以她鼓勵學生不要把成績看的這么重。
在網上“谷歌”了一下,發現成功的名人曾經是“壞學生”的大有人在。
英國首相丘吉爾學生時代嚴重偏科,數學考試經常交白卷;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學生時代上課經常睡覺,要不就是經常逃課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發展到后來干脆輟學,和好友成立了微軟;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也是偏科生,同學和老師都不喜歡他??
曾經有一個研究發現,好學校或有好成績的學生,不會比成績差的學生有成就,因為如果從小就有好成績,會讓他有種不想要嘗試與失敗的優越感,簡單點來說,就是只會做一些一定不會失敗的事情。但有嘗試創業的人都知道,創業就基本上一定會經歷失敗,ABC重要的就是失敗后還要不管身邊人的看法,繼續嘗試,繼續失敗與學習。
如果看看身邊成功的人,就會發現他們大部份是那種不按牌理出牌的人,并且敢于不斷嘗試、敢于面對失敗的人。邱吉爾曾說過:“成功秘訣在于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之后,仍能保有熱熱情。”
所以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不要氣餒,在失敗中學會成功的經驗,只要堅持終會找到屬于自己的路。
責任編輯:林秀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