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該研究的哥倫布兒童醫院(Columbus Children's Hospital)傷害研究政策中心(Center for Injury Research and Policy)主任蓋瑞-史密斯(Gary Smith)醫生說:“這再度證明,先前探討對成人起作用的煙霧警報器鈴聲,對兒童而言未必有用。”
這項研究報告刊載于ABC新一期的《兒科》(Pediatrics),其資金來自俄州公共安全部緊急醫療服務部門(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和俄州緊急醫療服務委員會(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Board)。
據悉,研究人員對24名6至12歲的兒童進行測試,有23位兒童在聽到他們母親的錄音呼喊聲:“(兒童的名字)!(兒童的名字)!快醒來!快起床!快離開房間!”隨后就醒來。
此外,14位兒童則是聽到傳統煙霧警報器鈴聲后醒來,而有1位沒被這兩種聲音喚醒。史密斯說,這兩種聲音都由音量100分貝的大音箱播放,比普通家用警報器鈴聲稿4倍。
經研究證實,這些兒童都是在聽到平均播放20秒的母親錄音呼喚聲醒來。至于煙霧警報器,則是在聽到響了平均3分鐘后,他們才醒來。
“為什么兒童對這兩種聲音有不同反應,是否是因為聽到自己名字,或是母親聲音出現多寡有關,后者還低于警報器鈴聲的次數。”史密斯說,他們將會做更進一步的確認。
非營利性組織美國安全檢測實驗室公司(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Inc.)客戶事務經理約翰-德雷根伯格(John Drengenberg)說:“這項研究是個好的開端,我們很稿興已有人著手進行,希望他們能持續推進。”
據美國消防署估計,在2005年發生了3,300起致命火災,導致3,380人(不包括消防隊員)喪生,其中14%的遇難者年齡層都在十歲以下。
42%發生致命火災的住宅,沒有安裝煙霧警報器;而21%的警報器則都失效。該數據同時顯示,并無任何兒童因警報器鈴聲大作沒醒來而致死。
對此,德雷根伯格表示:“這無非是出自家長的本能…到孩子房間,把他們抱出來。”
(新聞來源:美聯社)
(http://www.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