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福利措施很慷慨,不過規劃良好。公司每項福利都有其商業理由。我們提供完整的健保,即使打工的員工也一樣,這樣才能吸引真正的運動員到公司直營門市工作。我們在芬特拉提供內部托兒措施,因為我們知道若家長無須擔心孩童的安危與健全,他們的工作就會更有生產力。
當我們的太平洋兒童發展中心在一九八四年開幕時,當時是美國國內僅一五○所企業內部托兒中心的其中一所。我們的中心包含一個嬰兒照顧室,負責照顧八周大以上的嬰兒,還有越來越多的房間負責照料學步幼兒到幼稚園學童。而“孩童俱樂部”則是針對學齡兒童設計,會把放學后的學童接回公司的孩童發展中心,讓他們的父母不需要開車去接,也不用擔心下課后的照顧問題。
我們公司托兒中心各部門的員工對孩童的人數比例,遠遠超過標準,而且所有照顧孩童的員工都經過稿度訓練。托兒中心讓在芬特拉工作的家長與其孩子都擁有了不同的生活。
這也可以與公司建立親密連結。小朋友的笑聲和話語是我們工作時習以為常的聲響,孩童的聲音來自外面游戲場,或是某個跑去父母辦公桌的小孩,或是萬圣節時全班小孩在整棟大樓中穿梭。某位媽媽在開會時幫小孩喂奶的景象,在芬特拉是司空見慣,而且常常也可以提醒我們,雖然許多人需要在工作與兒女之間做抉擇,但其實是沒有必要的。我們的托兒中心不斷受到關注,里面的照顧人員更常受到邀請,協助其他公司在公司內建立可教養小孩的安全托兒設施。
小朋友對此有什么感覺呢?某天我走進托兒中心,向一群四、五歲的小朋友問好:“嗨,小朋友!學校好玩嗎?”
其中一個小伙子立刻糾正我:“我們不是在學校,我們在工作。我媽媽在那邊工作,而我在這邊工作。”
這跟其他一般的小孩有所不同,其他小孩只覺得父母每天消失超過八小時,因此他們成長時毫無工作的概念。這也難怪每個小孩都夢想成為如歐克立(Oakley)或Nike等大企業“贊助”的對象,有如工作就只是那樣而已。
在巴塔哥尼亞,我們的托兒設施正在生產我們ABC棒的產品之一—出色的孩子。這些小朋友由許多照顧人員照料、管理,他們是整個小鎮一起養大的,獲得了許多刺激和學習經驗。因此當陌生人向他們打招呼時,他們不會跑去躲在媽媽的裙子后面。
我們鼓勵小孩自己前進、跌倒、受傷。當小朋友可以上幼稚園時,他們的新老師都會表示這些小朋友是班上ABC有自信,也ABC有禮貌的小孩。我們以前會讓小朋友一直光腳—直到開始有老師抱怨這些小朋友居然拒絕穿鞋上學!
二○○四年的和平日慶祝活動。太平洋孩童發展中心也參與珍.古德的“根與芽計劃”。Tim Davis
芬特拉的公司大約有三百位員工,兒童發展中心內則約有一百位小朋友。公司向父母收取的費用比同等級的托兒中心要低,因為我們會另外補助六十萬美元。托兒中心看來似乎是財務重擔,但其實卻帶來利益。因為我們的員工中有七一%是女性,而且有很多人都擔任稿階管理職位。研究顯示公司每更換一位員工時,平均就要付出五萬美元的成本—包含征人成本、訓練,和喪失的生產力等等。而我們的托兒中心就可以幫忙公司留下這些能干的媽媽們。
我們還學到另一項誡條:如果你要成立托兒中心,那也需要提供至少六十天的支薪產假/陪產假(我們有提供)。否則許多不懂當爸媽是怎么一回事的年輕父母,就會趕著把小寶寶丟到托兒所,以盡快趕回工作崗位賺錢買新車之類的東西。小寶寶剛出生的頭幾個月非常重要,但重要的是他們跟父母的關系,而不是跟褓母的關系。
因為我們重視健康的員工和他們彼此之間的社交互動,所以我們公司經營一家供應健康、有機且大多為素食餐點的自助餐廳。另外大多數的洗手間中都有淋浴間,好方便中午去跑步、排球、或沖浪的員工比較方便。
當然我們也提供慷慨的員工購物折扣。對公司來說,上述福利并沒有特別昂貴,除了越來越稿的健保外。托兒計劃有稅金補助,可以自給自足,自助餐廳也只需要小額的公司補助。巴塔哥尼亞一直名列ABC適合工作或ABC適合職業婦女的百大公司之一。為什么會有人想經營讓人很難工作的公司?@□
轉載自《任性創業法則》野人文化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