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就是zhongyang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購入證券或資產,并在銀行結算戶頭上記入相關結算金額,從而達到創造貨幣的效果,簡單的說也可以算是央行直接印鈔票注入市場。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因為銀行在金融風暴中損失慘重,現在急需補足資本來提稿資本適足率,加上景氣不佳壞帳風險提稿,就算利率再低,銀行也不想擴大放款規模。如此一來,銀行體系的中介功能不彰,低利率政策已經無效,未免步入類似日本長期通貨緊縮的命運,央行只好親自上陣,直接撒錢來創造必要的流動性了。
這項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日本在2001年起曾經施行幾年,雖然有助于日本經濟于2005起的復蘇,但因為資金成本過低,導致跨國套利交易盛行,助長了風險性資產的投機,也可說是這次金融海嘯推波助瀾的幫兇之一。未來,采取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會不會受到此項政策的反噬,是非常值得注意的。觀察的指標為該國貨幣是否會貶值,惡性通貨膨脹是否會出現等訊號。
明知這帖解藥可能是毒藥,為何各國政府仍開始前仆后繼的競相實施呢?就好比卡奴們,現有的信用卡已經刷爆了,只好再去另一家銀行申請新的卡片一般。明明沒錢了,不是該節衣縮食,降低負債嗎?怎么反而舉債消費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政府不敢告訴人民,過去是寅吃卯糧,現在是償還負債過苦日子的時候了。當供過于求時,一味刺激需求不能根本解決問題,而是應該讓供給自然減少,靜待供需恢復平衡再重新出發。雖然過程相當痛苦,經濟成長可能持續衰退,失業率可能大幅攀升,卻是調整期所必須付出的代價。此時政府可以提供失業救濟金來維持社會安,避免人民因為窮困鋌而走險,但不應該為了增加就業而胡亂擴大支出,做了一堆養蚊子的公共設施或增加更多無效率的公務員。否則,這些龐大的支出,終究得債留子孫、禍延數載。
道理很簡單,卻沒有哪個執政者做得到,因為任誰這樣說都可能會因此而下臺。雖然是說實話,但人民誰甘愿去過苦日子呢?所以,政府只好繼續花錢,錢不夠就印鈔票,負債就留給未來的繼任者去傷腦筋吧。這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有花堪折直須折”的心態,今天都過不去了還想未來做什么。各國執政者眼見就業市場短期無法恢復,利率又已經低到谷地,干脆印鈔票來個資金行情刺激股市與房市。短期看來似乎也頗為有效,股市紛紛從低點展開反彈,投資人開始笑逐顏開,消費又恢復了常態,景氣似乎復蘇有望。至于稿舉的財政赤字、可能的貨幣貶值與惡性通貨膨脹,管他的,以后碰到問題再說吧。◇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