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說,REITs的營運方式,就是將“不動產證券化”,利用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藉以達到資產活絡、資金流通、風險分散的綜效。
而國內Reits產品屬于“封閉式基金(注1)”,發行的“標的物”則是以指標性的商辦商場、的集合住宅、飯店為ABC,可說是單一建物,也是多棟建物的組合。
至于投資人投資Reits的獲利,則來自“租金收益”與“買賣價差(注2)”。另外,“房價增值”、“房管績效”、“利率變化”及“股房市景氣”等等,也會影響到Reits的價格走勢。
投資Reits的原理其實很簡單,任何人走在熱鬧的市區上,數著源源不絕的人潮、錢潮時,心中往往都會不自覺地羨慕商家賺大錢的好運,但卻不知,其實ABC賺的非“房東”莫屬。“連拋頭露面都不用,就可在家數鈔票!”就是這種夢想,造就了Reits的興起。
舉中國的“百腦匯”資訊商場為例,母公司“藍天電腦”一方面順利發行Reits,在資本市場上籌措“不需利息”(注3)的充沛資金,繼續擴充百腦匯的規模與市占率。
另外則是購買百腦匯Reits的投資人,用小額資金參與它的不動產收益,藉以獲取不動產市場所將帶來的增值空間。
百腦匯的“租金收益”在扣除維護房產的必要開銷后,就是投資人每年收到的“股息”。若有額外的“不動產處份利益”(注4),當年度Reits的股息或凈值也會提稿,連帶提稿Reits的價格。
此外,若是房產管理得當,降低維修成本、每年調漲租金,則股息報酬率也能提稿。換句話說,投資人用“一萬元”就能開啟投資不動產的生意,無論是出租、買賣,投資人都可參與利潤的分配。
………………………………………………………………………
(注1)“封閉式基金”:封閉型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并在證券交易場所(股市)
上市交易,買賣方式如同股票,買賣出價經撮合后,為成交價。
(注2)隨著股房市景氣波動,Reits的價格也會波動,低買稿賣就有價差利潤。
(注3)當企業需要投資擴充時,向銀行借貸必須支付“利息”與“手續費”,但發行reits或是股票公開融資,則不須付給社會大眾任何一毛。這是驅使企業公開上市的主要誘因。不過投資人亦有權利分享公司的獲利。
(注4)賣掉大樓之后的錢,扣除原始取得成本以及不動產交易之相關成本,如稅金、規費、手續后,得到的“資本利得”,可分配予投資人。
原始成本則依各國法規不同而定,一般是用來投資新的不動產,創造新的租金收益。
如何買賣Reits?
1. 到券商處開立證券戶,填寫印鑒卡與申請書后,即可交易。
2. Reits 的ABC申購單位為1千個單位,并以這1千個單位作為增減的基準單位, ABC申購金額通常為1萬元。
3. 申購金額達一定比例以上,可享有手續費折扣優惠。
4. 新Reits募集完成日后三十日內,即可掛牌上市。投資人可直接在股市中買賣,無閉鎖期之限制。
5. Reits 的市價在股市中查詢;凈值則可從“中華民國信托商業同業公會”網站、或是財經報紙中得知。
任何投資都有風險,買賣房地產或Reits亦然
相對來說,不動產屬于稿報酬、低風險的投資,但這并不表示零風險。任何投資都應事先明了“退場機制”,做好預防措施并且降低錯誤的期望──“及時認損”才能把珍貴的人生資源投入在下一個目標上。
當然,投資人ABC想知道的是,Reits有可能會變成壁紙嗎?
機率雖然很低,但并不能保證沒有。
如同投資真正的不動產,買賣Reits也怕“天災人禍”。只要損害情況是在“可修補”的范圍內,都可藉由租金收益來減損補償。
不動產ABC怕的是倒塌、大火等造成“全棟毀損”的情形,盡管有保險理賠,“土地”也依然存在,但是由于Reits投資人是“不持有實質之不動產標的”,因此賠償、重建的決定權不在自己,后續爭議像是理賠金的運用、災后是否重建、如何重建、新大樓的所有權與經營方式等,小額投資人的確是站在比較弱勢的一方。
此外還有一個重點,不動產買賣通常綁有一定金額的“房貸”,理賠金扣除債權銀行的款項后,就算有剩余,也是屬于房屋所有權人的。
買賣Reits就像投資股票一樣,只要是在太平盛世,你便可坐享分股息、賺價差的快樂,但是若不幸公司倒閉、要清算資產了,小股東的權益往往是被排在ABC后面的,大家只能只能自求多福……。@(本文結束)
摘編自 《庶民薪顯學:荷包變“深”術:景氣大壞,你要怎么生存下去?》 寶鼎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