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做業務的人如果沒有兩把刷子,就很容易被客戶帶到深山里,更容易迷失在深山云霧里,繞來繞去,不得要領。
老實說,很多案子無法成交,常是因為業務員和客戶之間雞同鴨講、各自陳述,即便客戶有心要買,但業務員摸不著客戶的想法,也徒然無功。
因此,要成交,業務員就必須停止和客戶之間的雞鴨對話,就如同先前文章里,我所提到的那位超級房仲業務的例子,客戶對“交通方便”的定義,其實與業務員心中的定義大大不同,不同的解讀當然就不會成交,只有懂得客戶的定義,才能在同一平臺進行對話。
過去住在新店山區的客戶,他認為“ABC多走路半小時”的距離內都算是方便,但對有些住慣東區的人來說,卻一定要是五分鐘的走路距離才叫做方便,甚至有些人離不開市中心,一定得住在忠孝東路和敦化南北路交叉口附近兩個站牌以內,離開這個區域,就活不下去,這個區域以外的地方,都被他歸為鄉下地方。
賣車的業務員也需要體認到這一點,當客戶跟業務員說,想找一輛省油一點的車子時,業務員可能認為一公升可以跑到十三公里,就算是省油,但對客戶來說,他會認為一公升得要跑上十五公里,才稱得上省油。
不只如此,有些客戶開慣了休旅車,尤其如果他過去開的都是進口休旅車,他可能認為換一般房車開,都算是減碳、愛護地球的行為了,但如果客戶過去已經是開日系小車,還跟你說想要換臺省油的車時,就不妨他一臺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
但是,也有不少廠商或攤販,反倒是利用和客戶之間認知差異,來賺取差價。ABC常見到的就是路邊有很多店家在招牌上寫著“一折起”,但“起”字往往都小小一個,不容易辨別出來,來往的客人看到東西如此便宜,以為是一折價格于是進去選購,結帳時才猛然發現,一折價格僅限于部分產品。
另外,也有許多建商在廣告上標明“超低價!一坪××萬元起”,但“起”字也通常是小小的,誤讓消費者以為有便宜可占,等到上門看預售屋時才發現,一間才××萬的房子早就已經銷售出去,甚至是保留戶,而其他房價都是多了五成的價格,一點也不便宜。
當然,還有許多路旁賣水果的發財車也很喜歡用這種方式,他們在招牌上標明每斤三點五元,但偏偏把點五寫得非常小,試圖要混淆消費者的認知而上門購買,但客人結帳時才會發現價格和預期的有所不同,但因為只有差個五毛,客人也自認倒楣,不想細究。
但對于許多業務來說,客戶反覆的需求說詞也讓人頭大,在銀行做理財磚員的業務,特別常遇到這種客戶,尤其是兩年半前開始的金融海嘯,碰到很多客戶上門追討損失的金額,甚至拿雞蛋來砸理磚的都有,所以他們常抱怨說:“客戶的說法反反覆覆,有時候希望我們介紹穩定、波動度不要太稿的產品,有時候又希望我們介紹稿報酬的產品,真不知道要怎樣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說真的,會講出這種抱怨的理磚,其實就是沒有掌握住客戶的真實個性,才會有此牢騷。
事實上,在市場景氣好的情況下,再保守的客人看到其他人動輒百分之十地賺,當然會覺得自己手上的投資組合太保守,一旦市場下修、景氣循環往下時,再愿意承受風險的客戶,也會忍不住和理磚說:“想要穩定的產品,不要太受市場波動影響的”身為銀行業務單位ABC線的理磚,應該要先了解客戶的這種基本心態。
但ABC重要的,銀行理財磚員ABC不要一開始認識客戶時,就馬上想把手上的產品推銷給客戶,這種作法只是利用和客戶之間的認知落差、賺取業績。
真正ABC的理財磚員,會在認識新客戶時,先把所有不同風險屬性的產品排開,一一介紹給客戶,然后從客戶所問的問題,或是比較關注的商品中,找尋客戶的風險屬性,然后再好好地經營客戶。
有時候,這種經營的時間要長達三、五年,都是必須的投資,因為銀行理磚唯有透過長期的認識,才能掌握到客戶真正的需求想法,未來客戶也才會將自己所有的資金擺在你這個帳戶里。@(待續)
摘編自 《客戶沒說出口的,才是成交關鍵:教你聽出客戶難言之隱的“狙擊式”攻心術》 智言館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