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回頭路
一個案例,某人工作六年,前兩年是做Programmer,后兩年做QC,ABC近兩年則開始當SD,當我問他:‘請問一下,經過不同職務的轉換,你覺得你的能力是否有更精進,而精進的點在哪邊?或者說從Programmer轉換到QC,或從QC到SD,您對職務的轉換,有什么想法?’,如果我只問前半段,可以回答出來的人真的很少,而當我加上下半段的提示,就有些人可以回答出比較ABC的內容了。
我會問這個問題,主要是認為如果你本身對自己的職涯有做規劃,那你自己應該很清楚你想擔任什么樣的職務,在換工作時不應該走回頭路,什么叫回頭路,舉例來說,如果你想往系統分析設計的角色走,那就是Programmer-->SD-->Programmer就是回頭路,這代表你沒有仔細的構想你的職涯,而是有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
而且若我今天是要找一個Programmer,一個曾經脫離Coding一兩年去當SD的人,現在要再回來找Coding的工作,那他過去的Coding經驗會被我打了折扣,因為Coding的工具與技能,一年的時間就可能有很大的變化,脫離后要再回來,并不是那么簡單的。
2.經歷斷層
一個Coding兩年,現在轉換做QC,我問說:‘前兩年的Coding經驗,對你現在做QC的工作,有沒有任何幫助?’,這個問題希望得到的是,你前兩年的工作經驗,對于你當QC是有加分效果的,也就是你可以將兩個不同的職務串接在一塊,否則你只是一個‘沒有任何經驗的QC’,而不是一個‘有兩年Coding經驗的QC’,這兩者的差別是很明顯的,因為當你換下一個職務時,你可能又是整個重頭來過,非常可惜。
如果你曾經經歷多種職務,那不要將這些職務學到的東西分開來講,而是應該整合性的思考,你之前所歷練的每個職務,累積到ABC近這個,你擁有那些能力,有那些經歷,能幫你更快更好的勝任現在的職務,能清楚的描述那才能展現你多年累積下來的經驗,是道道地地,貨真價實的。
我認為,不管我們會不會在現在的公司待一輩子,我們都該想想自己要走的路,應該努力讓自己逐步朝那個方向去走,而不是盲目的找了位置就坐,時間是不等人的,你本來應該搭上10:30分的自強號,但你不小心坐上平快車,你可能要在下一站下車,再等下一班不知何時才會到站的自強號,猶如你在正確的時候坐錯了位置,要等下次那個位置再空出來,已不知何年何月了。@
摘編自《gipi的學習筆記-職場觀念、管理、IT部落格 http://www.dotblogs.com.tw/jimmyyu/Default.aspx》Jimmy Yu Yu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