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們提過,語言具有創造力,其力量與塑造我們意識的思維不相上下。我們無時不在表達自己的思維看法,卻沒有想過應否積極正面。
在你感覺不太好時,避免向別人抱怨或發牢騷。如果你習慣抱怨,說明你已經把抱怨當作獲取別人注意或同情的方法。
常常抱怨的人,久而久之在別人的眼里,就變成了“痛苦的象征”。他們會開始躲避你,因為沒有人愿意與令自己不悅的人打交道。
抱怨不僅會影響別人,自己也會因為不斷重復而變得更沮喪和煩惱。
我一個朋友曾經跟我說過:“不要向別人傾訴你的煩惱,因為他們有一半的人根本不會在乎,而另一半還會為此竊喜!”
談論一些鼓舞人心的話題。告訴他們你有多么喜歡自己的生活,然后觀察他們的反應。能夠引起共鳴的人,就像磁鐵一樣能吸引別人。
大家都樂意與擁有健康和積極人生觀的人打交道,因為他們的態度可以感染其他人。
即使你情緒低落,也要裝作若無其事或感覺良好的樣子,這樣你不但可以感染別人,同時你自己的情緒也會得到振奮。
守口如瓶,也是正面談話的一部分。你的保密能力,與別人對你的信任成正比。在泄露別人的秘密之前,問自己:“我愿意把這個秘密告訴五十個人嗎?”
學會只跟別人談論那些你想被一傳十、十傳百的事情。如果遵照這個方法,你會發現自己不自覺地只會發表積極、有建設性和樂觀的言論。
使用簡單的語言
你有責任抓住觀眾或交談對象的注意力,沒有人會磚心聽他們不懂的事物。
只有在學會使用簡單的語言之后,你才可能與別人進行溝通。如果孩子聽不懂你在說什么,那么你的溝通能力肯定有問題。
這聽起來似乎很可笑,卻千真萬確。在我早年的教學和講演生涯中,我發現我與觀眾之間的溝通是否有效,取決于我是否能將復雜、抽象的概念簡單化。
你有責任抓住觀眾或交談對象的注意力,沒有人會磚心聽他們不懂的事物。
許多大學畢業生都無法與教育水準比他們低的人溝通,因為他們不懂如何將復雜的事物簡單地表達出來。
當有人不明白你的話時,并不是他們太笨,很可能是你的表達沒有做到簡單明了。迪士尼公司的動畫片是簡單化的ABC代表。
通俗易懂的格言或寓言,往往包含著深刻的哲理。讓我們學會透過簡單的語言、故事、比喻和例子,來傳遞我們想要表達的想法。
判斷對方是否明白你的意思,ABC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征求對方的回饋。
可以以提問的方式來試探對方的反應,如“你明白我在說什么嗎?”“你同意我的觀點嗎?”或“這個事情你怎么看?”這種試探性的問題,有助于建立起雙方的溝通。@(待續)
摘編自 《自信,就是為自己作主:21天脫胎換骨塑造的自己》 久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