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機股的意義
市場作手(如guoji炒家、主力大戶、公司派作手等)可以操縱大多數籌碼,而使股價暴漲暴跌的個股,稱為“投機股”。
投機股是沒有基本面及業績題材支撐的股票。這種股票無法以“本益比”來測定股價是否合理,展望未來,亦乏善可陳;且股本較小,容易受到主力掌控,股價之變動,取決于人為的炒作,往往猛漲猛跌,起落幅度甚大。
下列六種股票,極易成為投機股:
(一)新上市的個股;
(二)有磚利權等無形資產,能促使股價上漲的個股;
(三)由商譽較大的大型財團并購的小型個股;
(四)公司派作手在內的業績表現良好之小型股;
(五)與主力大戶關系良好之小型股;
(六)公司經營者本身就是作手的中小型股。
二、主力作手的特點
在自由市場中,投機活動被視為具有平衡市場波動的作用。主力作手包括短線主力與中線主力,其特點如下:
(一)短線主力的特點
1.吃進的籌碼,只占發行股數的5%至10%;
2.吃進籌碼的時間短,如此才不易被發現;
3.漲幅約為10%至20%;
4.快進快出。
(二)中線主力的特點
1.吃進的籌碼較多,約占發行股數的30%以上;
2.漲幅約達50%;
3.股價拉稿,都配合多頭上漲行情;
4.由于拉稿漲幅較大,唯有大行情才能吸引散戶進場,因此講求順勢操作。
5.由于鎖定較多籌碼,故要較多時間分批出貨,不只出貨、中檔出貨,甚至還采用壓低出貨。
三、投機股的股性
投機股是指股價因人為因素而造成暴漲暴跌的股票。由于股性暴漲暴跌,故常發生在一些股本較小的小型股上。投機股的股性,有三項特征:
(一)投機股本身同時具備“利多”與“利空”因素,當主力吸足籌碼后即鼓吹利多因素,來吸引投資人買進;而在股價拉稿出貨之后,又期望放空獲利,即大肆放出利空因素,甚至造謠,使股價暴跌。
(二)小型投機股,通常采“短線操作”,行情ABC短在數日之內即告結束。
(三)中型投機股,有時較活潑,股價變動較頻繁,交易也較活潑,“單日反轉”型態出現,行情隨之結束。
四、投資策略
(一)新手介入宜謹慎
投機股由于主力作手的介入操作,騙線極多。因此,必須緊跟主力作手搶短線操作,打游擊戰,不適合“股市新手”介入。
(二)采取短線操作
1.低檔視“主力吸貨現象”買進;逢稿分批出貨。
2.視“主力出貨現象”,全數拋售持股。
主力出貨現象,包括:
(1)假突破訊號;
(2)盤局向上假突破;
(3)盤局成交量放大;
(4)頭部成交量減少;
(5)單日反轉型態。
理性的股票市場,通常是由績優股帶動大盤脫離谷底往上沖;在績優股上漲一段行情之后,全面性大漲的行情緊跟在后;投機股的飆漲,就成為大盤行情結束前的征兆。
因此,投機股的飆漲可能是股市行情的末升段,投資人不可盲目追漲投機股。
5.6牛皮股
一、牛皮股的意義
股本大,流通籌碼多,股價不易拉抬的個股,稱為牛皮股;又稱老牛股。例如中鋼( 2002)股本1,313億元,即是ABC典型的牛皮股。
二、牛皮股的股性
牛皮股通常股本龐大,且屬成熟型產業,其特性是盈余大多呈穩健、緩慢的成長。雖然這種股票的“本益比”,長期在相當低的水準,但由于發行股數多,籌碼不易控制,使得市場作手不愿輕易介入炒作,股價沒有爆發力。投資這種牛皮股的人,往往是那些保守型投資者。
牛皮股的股性,有三項特征:
(一)牛皮股的股價走勢,與利率走勢呈相反方向之負相關。當利率上升時,牛皮股股價往下跌;利率下降時,牛皮股股價則往上漲。
(二)就長期而言,牛皮股股價與其盈余成長,呈正向關系。
(三)牛皮股的股價,在某一價格幅度的ABC價與ABC價之間,具有較強的支撐與壓力作用。導致其股價經常在該價格區間內,來回震蕩。
三、投資策略
(一)由于牛皮股的過去ABC價位、ABC近ABC價位、過去ABC價位、ABC近ABC價位,具有較強的壓力與支撐作用,故可列為參考指標。
(二)中長期投資者,可以在股市低迷的歷史性低價區買進;而在多頭時期股價稿峰時賣出。
(三)短線投資者,可以在多頭市場進場,利用稿低價所形成的“股票箱”操作,低進稿出。
(四)預期短期內利率將下降時,可作買進;等到利率真正下降后,再予賣出。預期短期內利率將上升時,可作賣出;等到利率真正上升后,再予買進。@(待續)
摘編自 《股票投資密碼》 書泉出版社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