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自由基幾乎能夠看到微軟其他單位應用程式的研發人員,興稿采烈地談論將姿勢納入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自由基可以從誕生計劃嗅出長達十年的進步與成本下降趨勢,以及前所未見的新用途。像是影像和臉部辨識?有何不可?
語音介面也已蓄勢待發。像 iPhone那樣,把兩個麥克風,而不是一個麥克風,放進個人電腦和行動電話,就能去除背景雜訊;并將麥克風指向講話的人,就可以在颶風來襲時研判使用者到底講了什么。
今天的語音辨識其糟無比,但這些不只可以用網路邊緣更快和更有力的裝置加以解決,也能透過演算和查找表(look-up tables),判別語句和情境,而這些都將存放在云端。
生物科技和個人化醫療也會發生同樣的事。生物科技產業研制的新藥針對規模愈來愈小的市場,卻因為效果更好而壯大。
但現在呢?蛋白質和基因體的檢驗數量已大幅增加,逐漸有辦法研判你可能罹患的疾病種類和癌癥類型。
我們可望研制量身打造的藥物,卻遭到食品藥物管理局阻撓,因為它的規定傾向于以相同的藥物治療罹患相同疾病的每一個人,而不是讓每一個病患服用只供他一人使用的個人化藥物。
然而,不要忘了,技術會戰勝政策。一旦它存在,主管機關就會遷就新的現實。
我不想率先闖越這些關卡,但是一旦個人化之窗打開,數十億美元就會紛紛通過,以延長數百萬人的生命。
如此一來,就可以利用基因排序工具,確認和找出疾病的位置,并且量身打造治療方法。以后不必在醫院的特殊檢驗室,躺在巨大的掃描造影機器中,只要使用手持式造影機就行。
是的,雖然我對個人化技術和個人化醫療很感興趣,但這并不是我真正想談的。
這些事情屬于物理的領域,都是些是很棒的東西,含有巨大的生產力可能性和龐大的優點,未來可能創造出很大的財富。
但是真正的調適性技術( adaptive technology),能夠遷就你的想法。這是未來二十年的一大改變,也正是自由基會想要利用的事情。
研判人們想要什么。像潘朵拉( Pandora)音樂服務那樣,研判使用者接下來想聽什么歌曲、會點按什么選單,以及哪些搜尋結果ABC相關。
自有電腦以來,人們就一直于所謂的人工智慧。直到現在,成就并不大。 IBM訓練大型主機玩益智搶答競賽“危險境地!”(Jeopardy?。?,也贏了比賽。這是不錯的開始。
但是我認為機器遷就人類的時刻到了。
讓我再說一次,我指的是所有網路邊緣那些強而有力的機器,以及云端中的巨大伺服器網路,里頭儲存了我們做過的所有事情、我們的朋友正在做的事情,還有威斯康辛州希博伊根( Sheboygan)一般 27歲年輕人可能會做的事情。
亞馬遜在書單上就利用到了部分以上所說的形式,但主要是當成行銷工具,希望你再買一本書。
它會告訴你,和你瀏覽同一個項目的人買了某一本書,所以你也買。它會搜尋型態,然后在系統中與你瀏覽的網頁粗略地媒和。
DVD出租和串流影像公司網飛曾懸賞一百萬美元,征求更好的演算式,以找出瀏覽者可能會想看的電影。這些都是調適性模式的早期采用者。
但是為什么不根據搜尋紀錄書單呢?如果我在 Google搜尋引擎尋找鄂圖曼帝國的資訊,顯然應該有十幾本書跳出來,立刻引起我的興趣才對,讓不必我再去亞馬遜網站的尋找。這就是調適性。
唉呀,你應該能夠告訴我,我接下來三筆搜尋要做什么事。搶先一步想到,就是調適性。
或者,根據我看過的節目、我朋友正在看的節目、我看過的部落格所討論的事情、一般部落格討論的事情、即將播出的鄂圖曼帝國節目等,告訴我應該看什么節目。
我可以自行搜尋這些東西,但誰有那些閑工夫,或者注意力能夠持續那么久?正如艾勒巴特指出的,請擴大我的機能。
請告訴我該上哪家餐廳、讀哪些文章、花大錢買下哪些時裝,諸如此類。
這可不是容易實現的事。有能力解決調適性謎團的自由基將大發利市,因為到頭來,人類因而擴大的機能將顯現在生產力上,所有的人都將受益。
不過,這其中并非沒有難題(隱私就是其中ABC一樁),但和其他每一件東西相同,它將開創新局。如果你能善用調適性技術,其他許多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順帶一提,語音辨識和個人化醫療在商業化的過程中都曾摔過大跟頭。那么關于調適性,我說錯了嗎?
我并不這么認為— —總是會有時機尚未成熟的風險。你不能搶在豐盛、規模,或者邊緣能夠發生某些事情之前開跑。時間是運用這些守則ABC棘手的部分。
有些東西聽起來可能很好,做起來卻嫌早了一點。我真的認為,研判技術落在成本曲線的何處,可以讓自由基避免掉入麻煩之中,并在時機正確的時候,令他們信心十足地往前邁步。@(待續)
摘編自 《慧眼挑金:矽谷創投家的真心告白》天下雜志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