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之間爆發了戰爭,戰火延燒到第三國的邊境小鎮。
這座小鎮坐落在三個的交界處,是來往各國貿易的樞紐,鎮上的居民多是商人和做商人生意的店家,戰爭使得他們的生意大受影響,于是大家聚在一起商議,希望能夠提出因應的辦法。
有些商人憂心忡忡地主張:“我們應該封鎖邊境線,戒嚴整個地方,免得讓小鎮卷入戰爭,否則我們的身家性命都有危險。”
一位商行老板反對說:“現在我們的運輸路線已經停掉不少,如果戒嚴的話,那生意更是不必做了?!?p>另一位商行老板則嘆氣說:“可是有什么辦法呢?打仗這事又不是你說不打就不打?!?br>正當大家鬧哄哄地抒發情緒時,一名年輕的商人舉手說:“封鎖邊境對我們無益,打仗對我們有害,既然如此,何不干脆開放邊境,讓大家都來這里做生意?”
眾人面面相覷,一名老成持重的老板點頭說:“與其排斥麻煩,不如把麻煩轉變成利益,我們或許可以朝這個方向著手?!庇谑谴蠹矣喓?a href='http://www.kimyattawrites.com/neixun/zysuyang/jihuamubiao/' target='_blank'>計劃,推派出兩隊代表,分別前往打仗的兩個。
代表們到達兩國的首都,覲見兩國的國王。
代表對國王說:“以現實利益來考量,您無法吞并對方,對方也無法吞并您,兩位只能在消耗戰之間爭奪利益。我們是來自三國交會的邊境小鎮,我們的采取中立的立場,如果貴國在我們鎮上擁有貿易點,那對你們才是有利的?!?p>兩位國王被小鎮代表說服,分別同意派出使節團進駐邊境小鎮以維持貿易,并向邊境小鎮開放各自的商品通路,用來爭取更大的利益。
于是在戰火交錯的國境間,小鎮竟然日漸富裕起來,當它的利用價值愈來愈稿的時候,各國的利益盤根交錯,小鎮的中立地位更加不可動搖,也為后來兩國的和談,搭建好對話的平臺和成功的基礎。
心的體悟
當麻煩來臨時,我們往往想的是向外排拒,就像排斥不喜歡的事物一樣。
但是,凡事都是相對的,麻煩固然可能帶給我們禍患,同時它也可以帶來利益。
因為凡是被定義為麻煩的事物,在不愿意與不喜歡的殼子下,它的原型其實是我們所不熟悉、不擅長,甚至是未知的事物。
因此,機會就藏在其中。而大部分的人會覺得麻煩的事物,它所蘊藏的機會更為豐富。
是以,有許多人做到了大部分的人會覺得困難的事,其實原因并不在于他們的天賦,也不在于他們向外追求的知識,或歷練有多寬廣,而是他們愿意轉頭向內檢視自己。
我們的一切言行都根源于內在,如果內在先拒絕了一半的世界,我們能夠做的事自然受限。如果把麻煩看作機會,那么人生中所有的經歷,都會幫助我們完成自己。@
摘編自 《你沒有察覺到的事,往往會變成你的人生:透過當下的察覺,你才能從受苦的夢中醒來》人本自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