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里仁>
孔子說:“內心有所節制,謹慎行事的人,很少會犯錯。”
當我們在金錢上稍微充裕之后,就會產生“適當花點錢沒問題”、“不必吝嗇到那種程度”的想法,于是錢包就會被頻繁的開啟。
這個道理放在經營上也是通用的,當公司盈利之后,經營者對成本和費用就沒有以前那么重視了。
這樣一來,各個部門的小額費用會逐漸膨脹起來,結果導致公司損失很大一部分利潤。節約金錢的觀念一旦松懈,哪怕只有一次,就很容易陷入其中、無法自拔。
從個人生活來說,在經濟不景氣的狀況中,有的人雖然收入減少了,但仍不想降低生活水準,于是使用信用卡透支消費,結果在無意之間就陷入了惡性循環。
公司也是一樣,當銷售額下降、經營狀況不佳的時候,才想到削減各部門經費的話,很難讓公司馬上恢復起來,還是會連續不斷的出現赤字,因為公司的“體質”已經壞了。
所以不管個人收入或是公司銷售額處于什么狀態,我們都應該保持一顆節儉的心。把公司的費用控制在ABC小限度,可以說是經營者應該ABC先考慮的事情。
“將收入ABC化,費用ABC小化”這就是人生的鐵則,也是經營的鐵則。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理解孔子的話,我認為應該是“只有懂得節儉重要性的人,才會少犯錯誤、少失敗”。@
摘編自 《稻盛和夫 論語教會我這些事》 商周出版社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