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開學在即,想助孩子建立規律作息,媽媽不如先為他做個精美時間表吧!幾塊碎布,加上少許縫紉技巧,製作分成兩層的時間表,讓你和孩子的日程也一一記錄在內,在滿載溫暖的手作中,一起完成每日的Mission!
手工精細、色彩繽紛的拼布時間表,別以為只能從店舖買來;只要掌握幾個縫紉技巧,你也能製作出屬于自己的時間表!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10張)
◆材料﹕
碎布、針線、大頭針、剪刀、熨斗、卡紙、小棉球、鈕扣、皮繩
布料尺寸(cm)﹕
8×8正方形(14塊)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10張)
8×56頂部長條形(1塊)
3×56底部長條形(1塊)
4×6長條形,製作角位三角形之用(28塊)
5×8屋頂三角形(7塊)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10張)
以上尺寸為實際大小,每邊需額外多留1cm紙口位,可先畫紙樣,再跟著裁出布料。
◆主體部分﹕
基本拼布縫法
(1) 將製作角位的4×6cm長條向底部中間摺入,中間點留印記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10張)
(2) 兩塊正方拼布面對面,中間夾著角位長條,其中間點對準實際大小的正方形角位,用大頭針固定位置
(3) 將其中一邊以針線上下串縫,ABC后回針
(4) 攤開后如圖示,然后上邊再縫上另一塊布,余此類推,就能做出主體格子;拼合頂及底部的長條形縫法相同
◆三角屋頂部分﹕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10張)
挑縫
(1) 將三角形紙口位向內摺,用熨斗先熨至定形
(2) 放在格子之上,以大頭針固定位置
(3) 將針線往底部刺入,然后往面部挑上來,重複步驟,ABC后收針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10張)
完工
(1) 裁一幅與面部一樣大小的布作時間表底部,中間夾棉,以大頭針固定位置后包邊:面部以基本拼布縫法,底部以挑縫方式縫製
其他裝飾
(1) 周一至日的字樣可用皮繩、現成木製字樣或刺繡製作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10張)
(2) 角位可縫上鈕扣及繫上繩,作掛墻之用
(3) 完成!
■貼士:
1. 碎布可用孩子的舊衣物,而純棉布料較易縫製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10張)
2. 棉布較軟身,夾棉可令其更挺身;或可用麻布、不織布等較硬身布料取代棉布
3. 縫製后宜修剪紙口位,而所有紙口位宜向同一方向,以令時間表表面更平伏
4. 包邊的布可買現成的,更方便
負責示範的Abby有十多年縫紉、鈎織經驗,更師從日本導師。為有更多時間陪伴女兒,辭掉正職開班授徒。查詢﹕www.facebook.com/petite.abby.hk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10張)
■善用時間表
怎樣才能好好善用時間表呢?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家庭健康促進中心注冊社工施倩俐有以下建議﹕
一、內容大致相同﹕每周的行程保持規律,亦不要加入太多行程,孩子便容易跟上
二、大刀闊斧﹕每個行程預長一點時間,如半小時、一小時,否則時段太細碎,易令孩子變得緊張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10張)
三、獎勵時間﹕舉例說設定做功課時間為一小時,孩子提早完成,剩下的時間可作為獎勵,讓他自由玩耍或休息,這能提稿學習動力
四、休息時間﹕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倡議兒童每日玩樂1小時,孩子上學已夠勞累,記得預留休息、娛樂及小食時間
五、放于當眼處﹕以加大提醒作用
文﹕鍾家寶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10張)
圖﹕劉焌陶
示範﹕Abby@Petite abby 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