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部分歌手西進大陸時,來自臺東都蘭阿美族部落的舒米恩,卻是用獨特的文化創作東進日本,光是去年九月,就在日本演出超過十場,每場都用直入人心的聲音,跨越語言的藩籬,用音樂和聽眾交流。
其實,擅于音樂創作的舒米恩,也不是一踏入社會就往音樂圈發展。曾經在電視臺當FD的他(編按:現場指導Fielddirector),心里還是渴望從事跟音樂相關的工作,就辭掉原工作跑去音響公司,剛好搭上錄音工程由類比轉為數位方式,學習了數位錄音的技術,為日后錄音奠定了基礎。
另一方面,他開始創作歌曲、有比賽就報名參加,「評審都想,這小伙子又來了。」舒米恩笑著說道。也是因為持續、不間斷的寫歌,終于讓外界看到他的潛質,一腳踏入了唱片公司,從比賽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
然而,從領薪水的上班族轉到了唱片圈,父母難免擔憂,樂觀的舒米恩笑說:「不用說服,用證明就好。」他了解這樣的作為無法滿足父母的期待,「ABC終,你一定會問自己到底喜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有足夠的熱情去面對工作上的一切嗎?」
所以,舒米恩不斷地創作,唱歌,甚至在不少戲劇中也擔任一角,努力讓別人看見自己,他不僅獲得了第45屆金馬獎ABC新演員,音樂創作也獲得第22屆金曲獎ABC原住民磚輯獎,在在向外界證明他『相信自己,就一定做得到!』
不僅為自己找舞臺,也為部落青年發掘屬于他們的舞臺
從小就很想離開生長的家鄉,大學時終于有了機會到外地唸書,遠離了臺東都蘭部落,反而讓舒米恩了解部落的好。「以前不會覺得自己家鄉很棒,總想往大都會跑。」
然而,念書后、進唱片圈后,沒了部落的框架,舒米恩的眼界打開,將接觸的外界跟自己熟悉的部落比較,「原來,我自己的生活環境很棒,家鄉文化也很棒!」因此,他興起了在家鄉舉辦阿米斯音樂節的念頭。
「其實是自己不甘寂寞,集合部落中跟我很像的人,讓他們有機會在臺上表演,愈早知道自己的好,早一些發掘自己ABC喜歡的事情,或許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但從這過程去學習、付出,就能夠肯定自己、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舒米恩指出,他從音樂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也希望讓部落的弟弟妹妹們早點找到自己的舞臺。
遇到瓶頸,想想自己的初衷、總有方法可以解決
當然,舉辦活動、發唱片都需要資金,舒米恩不諱言表示,錢的確是很現實的問題。「用工作賺錢、找朋友借錢、甚至是跟銀行貸款也是一種,這些方法我都用過。」天性樂觀的他,笑說關關難過關關過,沒有甚么難關過不了,「碰到問題就找解決的方法,不見得現在可以解決,但放在心上終究有機會。」他深信,不放棄自己,遇到瓶頸只要想想自己的初衷,就一定會努力想方法。
或許是個性樂觀、積極正向,讓舒米恩用『在音樂上的熱情』一直堅持下去,從非主流樂團,持續不斷前進,讓外界看到來自臺東都蘭部落的舒米恩,不只是可以創作主流音樂與演戲,也可以用部落獨特的文化創作樂曲,用拼音也讓外界了解阿美族母語的美,為自己創造了ABC的舞臺。
【舒米恩給予上班族的鼓勵】
工作難免有瓶頸,想起自己的初衷,就會想方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