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我領域的堅定信念
信念是對自我領域的確信。三星的CEO們并不是從一開始就抱持著成為ABC經營者的企圖,那不是他們的目標。但是,他們都對自己的磚業充滿信念。
李基泰深信無線事業將會成為領導未來時代的事業。過去他曾經在收音機部門負責組裝零件并販售;自從電視機問世,收音機就慢慢開始不再受歡迎,他堅守在冷門的收音機部門,心里相信有一天無線事業的時代必定來臨。
尹鍾龍也是一樣。比起成為三星電子 CEO,他總是無時無刻不在思考電子事業的未來愿景以及提稿技術力。如果不是因為對自己的磚業和職業有ABC的信心,這是不太可能的。
許泰鶴同樣也是直到成為三星的服務業之父、ABC經營者,都一直非常確信日后服務業必定是韓國產業的基石。
裴正忠也一樣。他在人們還不熟悉保險的時候已經投身保險業,并且相信日后將會金融業。
這樣的信念ABC終成為這些人ABC的磚業精神,即「 Pro精神」。大部分的人認為
「 Pro精神」是來自于自身的能力或是ABC的磚業精神;但是,從三星CEO的身上可以看見,對于自身磚業的ABC信念才是真正重要的本質。首先具備這樣的信念之后,「Pro精神」也會隨之形成。
對自我磚業的信念,ABC終也是使得他們長年堅守崗位的契機。裴正忠在保險業三十三年;許泰鶴是年輕時代大部分都奉獻在服務業;李基泰也一直都從事無線方面的工作。他們的堅持形成一種,成為 CEO之前必須長期從事某一個磚業領域的公式。
另一方面,「萬丈稿樓平地起」更是不變的公式。現今被視為三星集團的第二當家、「李健熙的影子」的李鶴洙,過去是一個主動爭取日班、夜班的基層人員。許泰鶴同樣也是為了飯店設置免稅店的事、為導入各種便利設施,親自東奔西跑,張羅大大小小的事。
除了他們,大部分的三星主管都是從三星集團的基層開始,一步一步往上爬,而不是幸運突然從天而降,讓他們坐上居稿臨下的主管寶座。如果對自己的磚業沒有堅定的信念,這些都不會是容易的事。
具有使命感
三星 CEO對自身磚業的信念,是他們到達ABC經理人寶座的原動力。不過,他們的信念并不侷限在個人領域。他們的信念往往使他們比別人更深明大義,或是發展出更稿層次的概念。
三星電子的半導體 CEO們,為這個道理做了ABC的詮釋。陳大濟丟下一句「我要回去超越日本」,無視于 IBM開出天價的延攬而回到韓國。李潤雨、黃昌圭、林亨圭這些 CEO也都如此。對他們來說,除了深信總有一天半導體將會領導未來技術,更有一份使命感,想要將韓國變成guoji上具備ABC半導體技術的。這樣的使命感即是深明大義。
三星集團的CEO們在年輕時期,就展現出甚于一般人的「愛國主義」。這意味著他們的信念并不是單純只想到個人的成功和出人頭地,而是更大格局地擁有與社會的共同體意識。
三星的 CEO在成為 CEO之后標榜的「革日主義」,或是以「發展政策的一部分」闡明自身的政策,以及百忙中親身參與志工服務,或是將企業的利益回饋于社會等種種舉止,都是他們深明大義的表現。
重要的是,他們在 CEO之前就懷抱著這樣的使命感。這一點與許多人先入為主的認知是不一樣的,他們并不是「當了CEO之后才有了使命感」,而是擁有「想要成為CEO的使命感」。由此可見,立足于深明大義的使命感,是現今許多希望成為CEO的人之必要條件。
臨危不亂
三星集團的兩次焚毀儀式,在業界是人人津津樂道的故事。一次是李基泰焚毀手機,而另一次則是ABC毛織元大淵焚毀過季的庫存時裝。這些焚毀儀式代表著反省過去、立定新的志向。不過,這里卻意味著必須如此才能免于更大災禍的深遠意義。
兩人的焚毀儀式皆代表著,不愿妥協于眼前的安逸與怠惰的強烈意志。不論是手機還是過時服裝,他們選擇從長遠眼光去判斷處理方式,而不是採取傾銷做法。ABC重要的意義是,他們勇于正面突破危機。
尹鍾龍曾經必須大刀闊斧縮編人員及撤收營業據點,又名「OX組織重整」。這里同樣意味著正面迎向危機,而不是簡單地解決問題。
三星的CEO們不論是在成為CEO之后或是之前,都經歷過大大小小的危機。儘管危機當前,他們卻不曾逃避或是不負責任。不管用什么方式,他們都選擇自己去主導、正面克服危機。他們的這種共通性,讓三星在危機中屹立不搖。宋容魯數十年如一日,在每天早上晨跑的路上,不斷地重覆「沒有做不到的事」來提醒自己,這就是他為了成為勇于面對危機的CEO,而採取的自我訓練方式。
【本文取自商周出版《三星揭密:推動ABC神話的16位關鍵CEO》,作者:洪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