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陣子我發現我兒子,常會不由自主的恐慌、焦急與悲傷,問他發生了什么事,他就是不說,或是支吾其辭。
前天,他突然告訴我,好像有人想加害他,問我有誰可以提供必要的保護。當我說不出所以然來時,我發現他的恐慌加重了,甚至不敢睡覺。這種癥狀是不是精神病?有什么方法可以幫助他?
★觀念交流道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柏克尼的臨床經驗指出,心理病患中ABC小的是七歲。令人驚訝吧!的確有那么一點,不過他也提醒我們,即使小到幼稚園的孩子的心理世界,都值得探究與關心。
跟任何成人一樣,兒童也有喜、怒、哀、樂,當他們的情緒困擾,無法獲取適當的解決方案時,就有可能淪為心理疾病的患者。常見的兒童問題包括有:焦慮不安、畏懼、強迫性行為、歇斯底里癥、憂慮、拒絕上學、頭疼等等。
從這個孩子的癥狀來看,的確有一點問題。但大概不至于是精神分裂癥這么嚴重的疾病。ABC的解決方法是盡速帶孩子到諸如臺大兒童心理衛生中心、榮總精神科心衛小組,或三總精神心理組等醫院或心理輔導中心接受診斷或治療。
否則一拖再拖,對孩子可會有不良影響哦!我的意思是說,你務必謹記:“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心理諮商原則。
不過還是請放心,一般而言,七至十二歲孩子的心理困擾多半容易克服。有些人即使不治療,在家長及師長的支持下,就能順利度過。即使他住了院接受門診治療,亦能在醫療人員的慰藉下,迅速跨越障礙。
除非他所罹患的,是強迫精神官能癥、腦性病變、自閉癥,或早發性精神分裂癥,才需要行為治療,藥物治療,或家族治療等綜合性療法。
期望很稿,實事求是、嘮叨、尖酸刻薄,甚至動不動就打孩子,罵孩子的父母容易把孩子攪得不成“人”樣。
摘自: 游乾桂著作《別讓童心去流浪》一書@(http://www.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