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促使嬰兒由無意識的笑轉變?yōu)橛幸庾R的笑的過程中,媽媽的眼睛、笑容、語氣和撫摸起著強化刺激的作用。當嬰兒開始在媽媽的懷里吸乳時,總是好奇地注視著媽媽的眼睛。如果媽媽伴之以親切的笑臉,能使嬰兒產生依戀感和安全感,能促使嬰兒較早地露出“有意識的笑”。這時,媽媽以笑來回報,就是一種強化刺激,能促使嬰兒笑得更多、更甜。
嬰兒愛笑、善笑,久而久之,便易形成活潑開朗、無拘無束、合群隨和、與人友善等良好的個性品質,為長大后形成心胸開闊、豁達大度、幽默風趣、積極樂觀的性格打下基礎。
相反,做媽媽的如果從不注意逗孩子笑,在給孩子喂奶時,缺少笑意,甚至與人吵鬧、生氣,孩子看到的是“橫眉立目”,是充滿怨意的目光,心里就會產生壓抑。在此情況下,孩子自然不會笑,也不可能笑,還會逐漸變得愛哭愛鬧,表情呆滯。久之會形成煩燥、冷漠、內向、孤僻、倔犟、執(zhí)拗、不合群、郁郁寡歡等不良個性。
良好的個性、健康的心理是孩子一生受用不盡的寶貴財富,而能否擁有這筆“財富”,也與幼時受父母“笑教育”大有關系。
年輕的父母們,讓你的孩子笑口常開吧! ◇(http://www.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