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家認為,制定規則可比當裁判好多了;規范越早制定越好,一旦你發現需決定孩子可以或不可以做某些事,即是規范制定的良機。這些規范可以包含不聽父母的話、發牢騷、哭鬧生氣、打架等的處置方式。規范中應該明確告訴孩子什么行為可以、什么行為不可以,一旦違反時,將有何處置。例如取消某些權利、或送他到房間、或面壁思過。處罰的時間多久,也不可忽略。
在制定規范時,尤應避免冗長,以免形成壓力,并且應利用適當時間與孩子好好溝通你所制定的規范。青春期的孩子更可允許他們共同制定規范,因為由他們自己建立的規范,更容易遵守。
例如:找個風和日麗、闔家歡喜的日子,舉行一場家庭會議,制定一套全家共同遵守的規則;可以不必死板板的教條,幽默一點也無妨,比方說,臭襪子亂放,罰唱一首歌、不刷牙不準吃冰淇淋(不要老想痛打三十大板),這也是一種愛的表露,與親子之間的溝通。
可不要再以年紀太輕或不懂如何制定為藉口!否則你將有可能喪失掉一次又一次的機會?!?br><--ads-->
(http://www.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