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些無心之言會無意中傷害到孩子幼嫩的心靈,因此媽媽們需慎重選擇用語,繞開一些必要的“語言禁區”,才能有助于形成良性和諧的親子關系。
*禁說嘲笑的話
相信沒有哪個媽媽會真心嘲笑自己的孩子,但有時媽媽的一些話語卻會導致寶寶膽小緊張、不敢嘗試、羞于表現、缺乏自信。比如孩子某件事沒有做好,或者孩子說出的意見可能不那么切合實際,問題想的不那么周到,我們不是一味的挑毛病或者嘲笑孩子的不足。我們應該對孩子勇敢的嘗試表示贊賞。
當孩子因為害怕失敗而產生膽小、自卑等情緒時,媽媽要不斷鼓勵,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并用盡可能積極的態度幫助孩子增強抗挫折的能力。告訴他“你能行!只是這次”、“你能做好,只是再考慮一下…哪方面的問題就更好了” 。媽媽要不斷的發現孩子的有點,多鼓勵贊揚欣賞,告訴孩子“你真棒!”?! ?
*發泄的話少說或不說
媽媽們有時會很辛苦,生活中也會遇到很多煩惱和不如意,這時容易對孩子發泄自己的情緒,“你真煩人”、“我后悔生了你!”這些媽媽隨口而出發泄自己不良情緒的話,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是不可估量的,它會嚴重傷害親子感情,還會引發孩子焦慮、不安、緊張、敏感等情緒,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
所以我們不要將自己的壓力、煩躁等不良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讓孩子成為媽媽不良情緒的出氣筒或替罪羊。
要想使你的孩子健康成長,那就需要媽媽們爸爸們多用心教育了, 同時時刻也要注意改掉自己那些不自覺影響孩子成長的壞毛病。